有壁了
你是不是也覺得笑臉表情符號就是代表「友好」「開心」「沒問題」?
小心了,發給Z世代(大約30歲以下)可能會被誤會成「冷嘲熱諷」!
據《紐約郵報》報道,這個原本象徵溫暖和歡樂的黃色笑臉,在年輕人眼裡已經「變味」了。
不少Gen Z認為,這個笑臉根本不是在表達善意,而是帶著「敷衍、諷刺、被動攻擊」的意味。簡單說就是:一臉「笑而不語」的戲精感。
21歲的實習生Hafeezat Bishi最近就告訴《華爾街日報》,當她看到年長同事在郵件或消息里加上這個表情時,整個人都「震驚」了。
她說自己平時用這個笑臉就是在表達「嗯」這種帶點側目、暗諷的語氣。
而與此同時,31歲的啦啦隊教練Sara Anderson表示,她平時在消息里加笑臉,是為了讓語氣輕鬆一點。
問題就在這兒:上一代用的是「表面意思」,年輕人解讀的是「潛台詞」。
《Digital Body Language》一書作者Erica Dhawan就指出,30歲以上的人通常是按照「字典解釋」使用 emoji,而Z世代作為「數字母語者」,早已把 emoji 玩出了新花樣。
老派以為在微笑,其實Z世代看的是「這人又在陰陽怪氣」。
當然,這種「emoji代溝」不止發生在笑臉上。
今年3月,For Working Parents創始人Amit Kalley還提醒過,很多emoji在青少年之間早就被用來傳遞毒品、暗號,甚至是仇恨信息。
他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張「表情符號元素周期表」,專門解析這些隱藏含義。
還有研究也發現,你愛發什麼表情,可能暴露你的性格。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最近對285名大學生做了調查(平均年齡約20歲),結果顯示:表情使用行為可能與「形象管理」有關,也就是通過這些符號塑造一個更討喜的自己。
所以,下次你想對年輕同事、朋友發一個,可能要再想一想——你覺得你在表達「挺好的」,人家看的是「你是在陰陽誰?」
到底是誰太敏感,還是我們真的該更新一下emoji語法?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