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日本餐廳拒絕中國人入店」的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廣泛傳播,激起中日兩國網友的強烈關注。
這家位於大阪的連鎖燒鳥餐廳——「炭火焼鳥HAYASHIN」,在店鋪入口張貼了一張用生硬中文寫成的告示:「有很多人沒有禮貌。我們不允許中國顧客光臨我們的商店。感謝您的理解。」
這則公告措辭粗暴,直指「中國人不被歡迎」,令人震驚不已。
要知道,大阪不僅是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在日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據日本「住民基本台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僅大阪市常住的中國大陸籍居民就近5萬人,主要分佈在中央區、浪速區、西成區等地。
更諷刺的是,涉事燒鳥店所在的大阪中央區、浪速區,正是華人聚集的商圈。一邊賺著中國人的錢,一邊貼出歧視標語,這種「雙標」行為,暴露了部分商家的短視與傲慢。
如此直白的歧視言論,發生在華人聚集區,令人難以接受。
官方回應:公司致歉,門店下架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5月12日,涉事門店的母公司——株式會社SASAYA控股在官網發布了中日雙語致歉聲明。
聲明中提到,這一行為屬於「門店負責人個人擅自張貼」,並非公司整體立場。公司已第一時間將告示撤下,並向所有因此受到困擾的顧客表達誠摯歉意。
SASAYA還強調,他們一貫秉持「不分國籍、平等接待」的理念,未來將加強內部管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但令人關注的是,儘管聲明中提到涉事餐廳已於當日關店整改,公司官網也迅速下架了該門店信息,社交平台賬號也同步消失。
然而據大阪當地網友反饋,店鋪並未真正停業,而是在短暫「冷處理」后重新營業。
這不禁讓人質疑:所謂的「關門整頓」,是否只是為了平息輿論?
很多網友提出疑問:一家正規連鎖餐廳的負責人,怎敢在門口張貼如此敏感的告示?是管理漏洞,還是某種「默認的共識」?如果不是被路人拍下併發到網上,這張紙會貼多久?又會影響多少顧客?
這也不是日本首次出現「拒絕中國人入內」的事件。2024年7月,東京大久保某餐廳也曾公然張貼類似標語,拒絕中韓顧客,引發軒然大波。這些事件說明,某些個體對外國人仍存偏見,甚至願意將這種歧視付諸行動。
我們理解,每個社會都存在個體的偏見,但企業作為公眾服務的重要組成,應承擔起責任與引導角色。所謂的「個人行為」不能成為企業逃避監管的遮羞布。
今天是中國人被拒之門外,明天可能是其他國籍或群體被排斥。如果我們不對此類行為說「不」,不正視問題的根源,那種種貌似「個案」的歧視事件,終將匯聚成結構性的問題。
在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中,每一個人,不論國籍,都應該有被平等尊重的權利。
拒絕歧視,從說「不」開始。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悉尼寶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