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突發3連震! 專家警告: 7.8級地震臨界點已到!

「警報一響 立馬避難」!

短短24小時內,北美西海岸的「死亡大斷層」接連震動3次,引發地質專家擔心:7.8級大地震臨界點恐怕已到!

根據地質調查局(USGS)的最新監測數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在過去24小時內接連發生三次地震,震級在2.5至2.9之間。

雖然目前當局暫無接到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但家們紛紛警告:這裏正處於可能引發7.8級或更強地震的臨界點。

換句話說,「大地震」(The Big One)恐正在逼近!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橫貫加州,全長達800英里,從北部的門多西諾角(Cape Mendocino)延伸至南部的索爾頓海(Salton Sea),是一條著名的活動斷層。

多年來,這條斷層一直受到地質專家密切關注。

這次的「三連震」,首次發生在昨天下午,震中位於舊金山東北部的卡拉維拉斯斷層,這裡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系統的分支。

今天一大早,主斷層及其另一支脈又有分別地震了2次。

地質專家表示,雖然今天這一系列地震的規模雖小,屬於輕度地震範圍,但不容忽視,因為這是大地震逼近的信號。

位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加利福尼亞州地底下有條「死亡大斷層」,「大地震」陰影一直籠罩在當地居民身上,所以政府發起了「加州大演練」(Great California ShakeOut)項目。

預測模型表明,一旦「大地震」真的爆發,恐造成約1800人死亡、5萬人受傷、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根據歷史地震周期規律,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平均每150年會發生一次大地震,上一次發生在1857年,距今已有167年。

當年7.9級的「特洪堡地震」(Fort Tejon Earthquake)撕裂了洛杉磯、聖塔安娜與聖塔克拉拉河流域,造成建築物毀壞與地表斷裂。

1906年舊金山也曾遭遇同樣等級的毀滅性地震,導致3000人死亡,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

伯克利地震實驗室地震預警項目科學家安吉·拉克斯(Angie Lux)表示,「我們相當確定,在未來30年內會發生一次相當規模的地震。」

現在對於這一系列頻繁地震群是否為大地震前兆,科學家們各執一詞,有人表示這些地質活動就是大地震來臨前的徵兆,也研究顯示,災難性重大地震可能「來得毫無預警」。

問題是,加利福尼亞州下面不只有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外,還有一條危險斷層——喀斯喀特俯衝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

最新研究顯示,一旦這條斷層發生8級或更強地震,加平面上升,可能導致沿海陸地在30分鐘內迅速下沉約2米!沿海地區一下子全被淹了!

研究團隊用了上萬種地震模擬模型,推算喀斯喀特俯衝帶未來將迎來一次大地震,導致從南華盛頓州至北加州的海岸帶大規模地面下沉!

萬一真是如此,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人口稠密的南華盛頓、北俄勒岡與北加州沿海地區。

這個模型還指出,8級地震會直接把目前35平方英里的百年一遇洪泛區擴大至116平方英里,1.4萬人受生命威脅,大片基礎設施被損毀。

歷史記錄顯示,喀斯喀特俯衝帶每400~600年就會發生一次8級以上地震,上一次發生在1700年,現在已經過去超320年,這裏也被稱為「沉睡的巨人」

除了北美西海岸,最近因為「大地震」3個字瑟瑟發抖的還有日本。

前幾周,日本漫畫家竜樹諒「7月5日日本將發生大地震」,沒想到一下子引起廣泛傳播,相關的視頻超過1400個,總觀看量突破1億次。

竜樹諒在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一書中,曾「成功預言」日本311大地震。

沒想到一句話經瘋傳,讓不少海外遊客打消了夏天去日本旅行的計劃。

香港大灣區航空宣布,5月13日至10月25日減少飛仙台航線班次,從每周4班往返減為3班,飛德島班次從每周3班減為2班。

「2月春季航班預訂量比預期減少3成左右,很多香港人相信了這個預言。預計到7月時,訂票數量將進一步下滑,考慮到必須維持航線,提前決定減班。」

對此,日本政府及專家也紛紛站出來闢謠,讓民眾不要輕信謠言。

今年3月份,日本政府工作小組會議公布最新的估計指出,若發生規模9的海槽特大地震,罹難者恐達29萬8000人。

當局也在4月24日發文——

「以現有的科學知識,尚難以預測地震發生的特定時間與地點,因此請大家平時就做好防災準備,例如確認避難場所與避難路線、固定傢具等。一旦感受到搖晃或聽到海嘯警報,請務必立即避難!」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加西周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