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裡有一位女孩,未滿二十歲,她已經明確了自己的事業方向是作家,每天堅持閱讀和輸出。
雖然我像她那麼大的時候也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喜歡寫作,但是從來不敢明說我要成為作家,或者我想成為作家。雖然我那時候也會寫一些文章或者感悟,但從來不敢發在任何平台上,有時候發完就會立馬刪掉。因為我對表達自己、自我剖析這件事感到萬分羞恥,我害怕認識的人看到了會評價:她怎麼這麼矯情/她怎麼這麼多廢話/她是不是腦子有病/她到底想幹嘛…
我像很多同齡人一樣,認為自己在大學里所學的專業會成為自己唯一的職業選擇,畢竟除了在大學里學到的專業技能外,我什麼也不會,沒有別的路可走。
但是我的潛意識裡一直對本專業有抵觸心理。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跳舞,舞蹈室里的老師每次跳舞時呈現出的自信明媚、光彩照人令我很是羡慕。畢設導師問我們畢業后打算做什麼,我說我要去學跳舞,然後做舞蹈老師。我的導師很驚訝,說那可能有點浪費你的才華,我說不重要,我覺得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雖然話是這麼說,我還是加入了考研大軍,報考的專業也和大學一樣,一心求穩,不過實力不夠一直沒考上。
後來斷斷續續嘗試了一些專業對口的工作,發現學歷的作用真的只是敲門磚。很多實踐層面的東西老師沒教過,只能在工作中艱難求索。總之我的工作完成得很差勁,還悲慘地榮獲抑鬱證住了兩個月的精神病院。
出院后我的職業選擇又變了,我再也無法忍受原來的工作了,我決定學習心理學。當時我打算先考個心理學研究生,然後順其自然地做一名光榮的心理醫生。但是學著學著我退縮了,因為我不想花三年的時間讀研究生,這句話說出來有些心虛,頗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說得好像自己想考就一定能考上一樣,其實大概率也考不上。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在那一紙畢業證上,我的人生一直在為此打轉,我有的只是一本證明我學術不精的畢業證書,所以我決定我不要這些了。
從那時開始,我決定,我喜歡什麼就直接做什麼,不再需要等到別人同意再去做。我翻出幼兒園的本子,看見五歲的我在本子上用水彩筆寫:我要做一個畫家。所以我開始每天畫畫,就這樣堅持了一年,雖然這些畫也沒帶來什麼實際的利益,但是我個人對此很滿意,反正在我自己這裏我已經實現小時候的理想了。
有一天我忽然又想到我小學的時候作文寫得不錯,那時候我很想做一個作家,但是做一個作家哪有這麼容易?不過沒關係,我27歲的時候想起來我想成為一個作家,雖然沒有朋友圈裡的那位妹妹覺醒得早,但是我還年輕,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
前面有沒有路,就先往前走,等走到前面就知道了。也許有一天,我又會有其他想做的事情,誰知道呢,人生永遠像河水一般流動,也許流著流著,兩岸的風景就慢慢變了。
豆友評論
@三文魚穴居人
外界嘈雜的聲音里,需要冷靜下來再認識自己,只要察覺到,都不算晚
@CeCe
其實我一開始還想說樓主是不是心血來潮有點多,這試一下那試一下才會浪費時間,一會是舞蹈老師,一會是畫畫,還要心理學,現在又是要寫作。但是仔細想想,嘗試喜歡的事怎麼會是浪費時間呢。好像我已經自動把熱愛和成功聯繫起來了。有熱愛就是要堅持一輩子然後才能成功。哪有那麼多做一輩子也不會厭煩的熱愛,只有讓自己一直做熱愛的事,活在當下就是了
@綠園
是嘟!去做自己內心被召喚的事,去接觸讓自己兩眼放光的人事物,慢慢來,enjoy~
@xinxin
沒錯,有些事情先去做了才知道。我也會對我所喜歡的事情因為各種原因而猶猶豫豫遲遲不動手,過了一段時間回望又覺得後悔,希望我能慢慢改變自己,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每日豆瓣,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