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債券風暴:2025年,普通人如何抓住比股市更穩的財富密碼?

午後,舊金山的咖啡館里,程序員傑克(Jack)皺著眉頭刷,科技股又跌了3%,賬戶像坐了滑梯。同事艾米(Amy)端著 latte 笑說:「我今年投了債券,賺了4%,比你的股票穩多了。」2025年的美股債券市場,真能讓普通人睡個好覺?當股市的起伏像舊金山灣的風浪,債券卻像岸邊的燈盞,微弱卻指引方向。普通投資者,能否在這場「風暴」中找到財富的錨點?

美股債券為何捲土重來?

過去,債券像是蒙塵的老唱片,低利率讓它們黯然失色。但2025年的金融市場卻翻開新篇章。《巴倫周刊》(Barron』s)指出,債券今年回報率逼近4%,與標普500並肩而立,擺脫了「無趣」的標籤。是什麼讓債券重煥生機?

•利率下行:美聯儲預計2025年降息兩次,總計0.5個百分點(CNBC, June 2025)。利率回落像退潮,推高了現有債券的價格。

•通脹穩定:2025年5月美國通脹率僅2.4%,接近2%的目標(US Inflation Calculator),讓債券的實際收益更具吸引力。

•收益率提升:國債收益率約4%,優先股6%,高收益債券7%,現金類資產也有4%,遠超過去十年低點。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麗莎·沙拉特(Lisa Shalett)直言:「固定收益的黃金窗口已打開。」當股市的喧囂讓人心悸,債券正成為穿越波動的港灣。

收益率和回報有啥不同?收益率是你每年能拿到的利息比例,像債券的「分紅」,反映當前收益能力。2025年回報更全面,包括利息和債券價格的漲跌。比如,一隻債券收益率4%,如果價格漲了2%,總回報就是6%。明白了這點,你就能更好看懂債券市場的機會。

六大資產解析:你的收益地圖

2025年的美股債券市場如同一場盛宴,各類資產各有千秋。以下是六種主要選擇,適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數據基於《巴倫周刊》及2025年6月市場表現):

1.國債:風暴中的港灣

國債是美股市場的「安全屋」。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TLT,規模約500億美元)收益率4%,2025年總回報4.3%,得益於利率下行。但長期國債對利率波動敏感,若經濟數據超預期,價格可能回調。

2.優先股:股東里的VIP

優先股像是債券與股票的混血兒,優先分紅,風險適中。iShares Preferred & Income ETF(PFF,規模約308億美元)收益率6.7%,適合追求高收益的穩健投資者,但今年回報僅0.3%,需注意價格波動。

3.REITs:當「房東」的捷徑

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讓你無需買房就能分租金。Vanguard Real Estate ETF(VNQ,規模約892億美元)收益率3.6%,今年回報1.2%。工業地產(物流中心)表現亮眼,零售地產則受電商衝擊。

4.MBS:政府背書的穩賺

抵押支持證券(MBS)是將打包的債券,有政府隱性擔保。iShares MBS ETF(MBB,規模約498億美元)收益率3.4%,今年回報3%,適合穩健投資者,但需關注房地產市場風險。

5.CLOs:高收益的進階玩法

擔保貸款債務(CLOs)由企業貸款打包,收益與風險平衡。Invesco Senior Loan ETF(BKLN,規模約250億美元)收益率6.5%,今年回報2.7%,適合適度冒險的投資者。

6.現金:低調的守護者

現金不再是「閑錢」。SPDR Bloomberg 1-3 Month T-Bill ETF(BIL,規模約916億美元)收益率4.1%,今年回報2%,流動性強,適合短期資金存放。

西雅圖的咖啡師莉莎(Lisa)2024年底投資1萬美元TLT,半年後賬面浮盈10%。她本想加倉,卻因非農數據超預期導致利率反彈,盈利縮水至5%。她笑說:「債券市場也有自己的脾氣!」

普通人如何入局美股債券?

參与美股債券市場並不遙遠,以下是全球普通投資者的實用路徑:•ETF投資:通過經紀賬戶(如Fidelity、Charles Schwab)購買上述ETF,費用低(如BIL費用率0.15%),分散風險。

•共同基金:選擇如DoubleLine Total Return Bond Fund(DLTNX,收益率5.7%)等專業管理的基金,適合無暇研究的投資者。

•財務顧問:聘請專業顧問定製債券組合,匹配風險偏好。

•稅收優惠:投資市政債券(收益率3.5%-5%)可享免稅優惠,需確認適用性。

建議搭配短期國債(如BIL)與REITs(如VNQ)形成「固收+」組合,降低波動。2025年利率下行,長久期債券(如TLT)可能更有潛力,但需關注市場動態。

避坑指南:三條生存法則

債券市場並非「穩賺不賠」。以下是三條實用建議:1.留足現金:保持10%現金倉位(如BIL),應對突發流動性需求。

2.警惕高收益陷阱:高收益債券(7%)誘人,但企業違約風險如暗礁,需篩選信用評級。

3.定期再平衡:每季度檢查組合,將盈利超5%的債券止盈,轉投低估值品種。

正如麗莎·沙拉特所說:「債券的魅力在於穩健,但穩健也需要智慧。」投資不是追逐浪花,而是找到讓你安睡的港灣。

你的財富錨點在哪?

2025年的美股市場像一艘顛簸的船,股市的浪潮讓人暈眩,債券卻在暗處點亮希望。無論是國債的穩如磐石,還是優先股的高收益誘惑,總有一款資產能成為你的財富錨點。你,準備好入場了嗎?

互動:你曾在美股或債券市場踩過哪些坑?是追高了科技股,還是錯過了債券紅利?請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吧

資料來源:• 《巴倫周刊》:Bonds Are Back: The Best Midyear Income Plays

• 美聯儲官網:Federal Reserve Rate Decision June 2025

•US Inflation Calculator:Current US Inflation Rates 2000-2025

• PBS:Analysis: How will inflation, interest rates and the U.S. consumer fare in 2025?

#2025美股投資 #債券市場 #固定收益 #財富規劃 #ETF投資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峰哥讀世界,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