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經常喝這類咖啡可能會增加眼部疾病風險

喜歡喝即溶咖啡的人注意了!

近日,一項由研究人員主導的研究發現:即溶咖啡與一種眼部疾病——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MD)——之間存在關聯。

研究發現,經常喝即溶咖啡的人,患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MD)的風險可能比喝其他類型咖啡的人高出近七倍。

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隨著視網膜中心小區域(黃斑)逐漸退化,患者會出現視線模糊、中央視力扭曲,嚴重影響閱讀、駕駛甚至辨識人臉的能力。

研究人員,即溶咖啡與這種眼部疾病之間的關聯,原因可能在於即溶咖啡的加工方式。

即溶咖啡在製作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名為丙烯酰胺(acrylamide)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一旦進入人體血液,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

主導這項研究的眼科醫生Qi Jia表示:「即溶咖啡可能會增加罹患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減少攝入量或許有助於預防此類眼疾。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屬於高風險人群的人,應盡量避免飲用即溶咖啡。」

據介紹,有以下幾類特徵的人屬於黃斑部病變的高風險人群:有家族病史、超重、吸煙、高血壓,以及擁有藍色或綠色眼睛的人(由於色素較少,更易受到陽光傷害)。

不過,研究人員特別提到,他們的研究採用的是觀察性方法,並不能證明即溶咖啡會「導致」黃斑部病變。

研究數據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及芬蘭FinnGen資料庫,涵蓋大批來自英國和芬蘭的參与者。

這項研究並非直接調查研究對象的飲用習慣,而是通過基因分析推測出參与者更傾向於喜歡哪種咖啡——苦味濃烈型還是順滑型,以及他們是否對咖啡因耐受。

此前有研究發現,人們的咖啡偏好與遺傳基因有關,也會影響他們對咖啡因的耐受程度。

研究團隊將參与者按基因偏好分為「即溶咖啡」、「現磨咖啡」及「無咖啡因咖啡」三組,並分析其與黃斑部病變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基因偏好為即溶咖啡的參与者,患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增加了692%,患濕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也增加了159%。

即便是偏好無咖啡因咖啡的人,患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也高出80%,儘管這一差異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年滿50歲後由醫生確診的病例,才被納入統計範疇。

整項研究涵蓋了7,600名乾性AMD患者和5,900名濕性AMD患者。

目前黃斑部病變尚無根治方法,但通過早期發現與營養補充(如維生素C、E和鋅)以及針對濕性AMD的藥物治療,可有效減緩病程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並不是說即溶咖啡和黃斑病變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也強調仍需進一步研究來驗證本次發現。

*以上內容系網友一點通自行轉載自,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