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虧損超1000億,李斌終於攤牌了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累計虧損超過千億的蔚來,還是想做那個「孤勇者」。

01 李斌正面回應蔚來千億虧損

蔚來的李斌,又用一句話把自己送上了熱搜。

就在前兩日,蔚來創始人李斌在開啟了直播。

彼時的他,正在陪同吳曉波及百余位企業家參訪合肥蔚來工廠。

對著鏡頭,李斌表示,蔚來一直以來的底色是技術創新,累計研發投入達到600億元。

圖源:ZAKER

他還直言:「蔚來是全球唯一的在三地上市的汽車公司,蔚來財報里把研發投入計成當期費用,錢都虧在明處,資產負債表非常乾淨。」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李斌的這番言論,網友的評論並不寬容。

諸如「第二個賈躍亭」「必須盯緊他,別跑了」成為熱評關鍵詞,質疑聲紛至沓來。

圖源:今日頭條

網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原因很簡單,李斌此番表態的背後,是一個繞不開的事實:蔚來自成立以來,已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

尤其在2025年一季度,據財報顯示,蔚來的營收雖然超120億元,同比增長超21%,凈虧損卻依舊達到67.5億元,同比擴大30.2%。

此外,蔚來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2.55%,遠超行業70%的警戒線,現金儲備也銳減至260億,甚至即期可動用資金已不足81億。

結合其過往財報數據,蔚來2016-2025Q1累計凈虧損已高達1300億元。

圖源:蔚來

種種數據,都讓人懷疑,這家豪賭智能電動車未來的公司,是否真的站在了危險的邊緣?

李斌並未迴避這些現實。

他強調,蔚來的財務報表採用最嚴格的會計準則,600億元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沒有做資產化處理。

也就是說,這些「虧損」,並非簡單的燒錢無果,而是主動選擇了一種對技術極度負責、對未來極度投入的方式。

他坦言,如果只是將其中的100-200億元研發費用資本化,財報看起來會好看得多。

然而,資本市場和公眾情緒對「好看」已經失去了耐心。

畢竟,一家造車新勢力,在歷經九年發展之後,還無法靠銷量和利潤自我造血,自然很難令人信服其「拐點將至」的判斷。

02 虧損之外,是重壓下的技術信仰

相比于「蔚來賣得如何」,外界更關注的是「蔚來怎麼還沒賺到錢」。

答案或許藏在那600億元的研發投入里。

與多數新勢力車企主打「代工+拼裝」思路不同,蔚來選擇了一條成本極高但掌控力極強的「全棧自研」路徑。

從換電系統到三電架構,從智能座艙到自動駕駛,蔚來幾乎把每一個技術節點都握在自己手裡。

圖源:李斌微博

尤其是近期最受關注的「神璣NX9031」晶元。

這是全球首顆車規級5納米智能駕駛晶元,由蔚來自研且一次流片成功,目前已上車並支持多個車型的推送。

這種晶元的研發、驗證、測試、量產,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巨額資金支撐。

而圍繞這顆晶元構建的世界模型系統(NWM),更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數據訓練與演算法迭代。

此外,在能源補給體繫上,蔚來大力推進換電站建設,截至目前,其高速公路換電站已接近1000座,密度、覆蓋率行業領先。

這些站點每一個都動輒千萬投入,背後是大量土地、設備、電力與人力成本的堆疊。

圖源:蔚來

此外,蔚來在銷售端和服務網路上的布局也毫不吝嗇:從一線城市的旗艦體驗中心到二三線城市的直營銷售點,從超充站到售後服務體系,一磚一瓦皆為自建。

這不是簡單的擴張,而是一種向傳統車企「比肩」的戰略自覺。

但高質量的技術構建、高密度的基礎設施鋪設、高標準的用戶服務,這些都不能直接體現在一季度的利潤表上。

短期看,它們是沉重負擔;長期看,它們是護城河。

換句話說,蔚來正在用「虧損」換未來——只是這個未來,要來得足夠快,才能對沖現實中的不安與質疑。

03 李斌的第四季度盈利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千億虧損的現實,李斌並未失語。

與之相反,李斌選擇在多個場合堅定表達了「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

這一承諾的分量,不僅在於時間點臨近,更在於它是一次全面戰略重構的集結號。

首先,是銷量上的博弈。

2025年第二季度,蔚來新車交付量達到72056輛,環比增長超過70%。其中,6月單月交付接近2.5萬輛,刷新年度紀錄。

對於第四季度,公司設定的月銷目標是5萬輛,樂道品牌和蔚來主品牌各自承擔一半任務。

樂道,是蔚來押注大眾市場的第二品牌,主打性價比與家庭場景。

在即將到來的7月10日,樂道L90將全面到店,並正式開啟預售,據李斌透露,起售價將低於30萬元。

這種轉身並不容易——從堅持高端到向下試探,對蔚來而言,是放下姿態,更是押注規模換生存。

圖源:微博@Xauto報告

其次,是成本管控上的刀鋒。

李斌強調,蔚來要變成一家「超級會算賬的公司」,在組織架構與管理機制上進行系統重塑。

2025年,公司全面推行CBU管理模式,精細化控制銷售、服務、研發、製造等埠的ROI。

根據規劃,管理優化將在二季度完成70%,三季度持續深化,四季度迎來轉折點。

屆時,蔚來將力爭將毛利率恢復至17%-18%,銷售管理費用控制在10%,研發費用率降至6%-7%。

這三個指標,幾乎是李斌向外界展示「盈利可期」的關鍵線索。

李斌顯然也清楚,蔚來不能再犯錯。

他一度坦承,創業以來做錯了不少事,若能重來,有些決策「肯定可以做得更好」。

這是一次遲來的復盤,也是一位創始人在千億虧損面前難得的清醒。

04 蔚來,必須更快一些

技術,是信仰;但虧損,也是現實。

蔚來,已經不是那個靠情懷起家的創業公司,也不是那個

幾年前一度瀕臨破產、四處找錢的邊緣品牌。

今天的蔚來,是一個已經在全球布局技術、渠道與品牌的重資產玩家。

但這不代表它可以繼續「浪漫」。

蔚來所面臨的,不是「能不能堅持技術理想」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能力在理想與盈利之間找出一條活路」。

不過,市場是冰冷的,消費者的耐心也一樣有限。

未來,蔚來必須跑得更快。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電商天下,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
標籤: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