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海閑人
不僅如此,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還顯示,日本還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16年約是4%。即便是以浪漫優雅、精緻苛刻著稱的法國,肥胖率也有11%,美國則高達32%。
2018年,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 Health)調查「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日本排到第十一名,日本全國有超過6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也就是說只有40%的日本人能夠積極進行身體鍛煉。
為什麼不喜歡運動的日本人卻是全球最瘦、最長壽?
影響長壽的因素有很多,醫療條件、環境因素、預防保健、生活方式等等。
今天我們不妨從一個字上找找答案——吃!
1、吃飯「少得可憐」
吃過日料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心聲:好吃,但吃不飽啊!
其實,這正是日本菜的特點:日本一般喜歡用小巧的碗碟做食物容器,雖然一桌子菜式很多,但是分量極小,常常都是淺嘗輒止。日本小孩從小就被教育「吃飯只吃七八分」,他們的吃飯原則不是要將胃填滿,而是在進食時,發現對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就停止。
我們的飲食,還處在一個不太講究精緻,但很在意分量的階段。
2、吃得「非常雜」
我們上面提到,日本菜分量少,但菜式卻很多,各種小菜碟擺滿了桌子。
此後,30種食材這個概念在日本傳播得非常廣,被很多主婦當作一個準則來安排一天的飲食生活。當然本意是希望大家能攝取豐富的食材,避免偏食或者長期只吃少量食材的壞習慣。
關於這一點,中國很多中醫老專家講過,比如重慶名中醫馬有度教授,說到健康飲食的訣竅,就一句話: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
這就造成一個問題,攝入營養不均衡,有的營養嚴重過量,有的營養嚴重缺乏。
3、多煮,多蒸,少炸、少炒、少燒烤
日本人的飲食以大米、蔬菜、海產品為主,而且菜一般都很清淡,土豆、胡蘿蔔、洋蔥都放在水裡煮一煮,外加一小盒調料蘸著吃。
日本料理也被稱為「水料理」。在日本飲食中普遍少油、少鹽、少調味品,其飲食原則是盡量使各種飲食材料保持原味。
有人要說了,他們也吃天婦羅啊?這就不就是油炸的?是的,但日本「天婦羅」,講究的是面衣薄到不能再薄,表面不能溢油,用一張面巾紙去吸,紙上不能留一絲油痕。實際上,這種油炸方式與普通油炸是不同的。
並沒有批評的意思,但為了健康著想,我們還是應該適當改變,日常多煮,多清蒸,多燉,讓菜品清淡一點。
4、很少「吃外賣」
在日本,上班族、學生黨中午吃什麼?便當。
對比國內,很多年輕人的午飯往往是外賣解決,而外賣的菜品,無論是食材質量,還是衛生狀況,都很難保證。為了保證口味,更是要多油多鹽,奉勸大家一句,還是盡量少吃為妙。
5、少吃「紅肉」,多吃魚
值得一提的是,少量食用肉類使日本人的腦卒中概率大大降低。
章魚、魷魚、蝦、蟹、秋刀魚、蚝等海鮮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牛磺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中性脂肪。魚和貝類的牛磺酸含量豐富。
此外,日本人還常吃海帶、海苔和裙帶菜等海藻類,海藻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是抵禦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殺手鐧。
為什麼我們國家肥胖越來越高發?三高等慢性病越來越年輕化?飲食方式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想要苗條的身材,想要健康長壽,大家不妨借鑒一下日本的「吃法」。如果你吃的方法夠科學,即便運動少一點,也是可以減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