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
據網傳信息,今日凌晨1點45,藝人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真人秀《追我吧》過程中暈厥,送醫后救治無效死亡。
《追我吧》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首先的時間設定,在人體機能最低點的夜間熬夜拍攝。而在節目環節設定上,設置了梅花樁、飛檐走壁、徒手爬高樓等各種高強度環節。加大強度的設定還有,挑戰有時間限制,在關卡與關卡之間,藝人們沒有多的時間可以用來喘息。兩公里的跑步距離並不都是平地,中間有好幾個非常消耗體力的關卡。靠臂力通過的變種梅花樁:
陳偉霆也曾在採訪中吐露過,《追我吧》經常錄到凌晨6、7點。
但結果呢?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節目中逝去了。
而此次高以翔的事件,據網友的梳理,很有可能存在搶救不及時的問題,因為在猝死發生的前四分鐘,完全有可能將人搶救回來。
他原本可以有三次活命的機會。如果節目強度不那麼大,他不會出事。如果節目組配備了醫療隊伍並及時施以急救,他還能被搶救。如果身體不適,他選擇退出不參与錄製,慘劇可以被避免。可惜,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
國產吃人綜藝:大型出事現場
這已經不是綜藝節目第一次鬧出人命了。
2013年,釋小龍18歲的助理在錄製《中國星跳躍》綜藝過程中,不慎跌入水中溺亡。有當事人這樣描述當時的狀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明星身上,等大家注意到有人失蹤的時候,他的屍體已經沉到了水底。
毫無安全意識加上防範措施幾乎為零,這樣的悲劇讓人心底發涼。
2018年陳偉霆參加浙江衛視跨年演唱會。陳偉霆面前的舞蹈表演的場地突然出現一個巨坑,幸虧他及時看到,避開了。
不只是浙江衛視了,同類的國產綜藝,大小事故不勝枚舉:孫紅雷上《極限挑戰》中暑,張藝興昏厥、薛之謙錄《我們的挑戰》昏厥、陳楚河在《非凡搭檔》高空翻越集裝箱,導致韌帶斷裂及半月板損傷……國產綜藝是沒東西可拍了嗎?
為什麼越搞越危險,開始劍走偏鋒了?
這幾年真人秀在國內快速崛起,各路資本趁熱打鐵,快速入局。投資方當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快、准、狠。節目效果要能刺激收視率,數據要好,但安全措施能不能跟上,另說。搞了幾年,確實也出了幾檔爆款,現在大概真憋不出什麼新招了,開始強行製造噱頭,於是就有了《追我吧》這樣的東拼西湊、啥火抄啥的綜藝。名字照搬《奔跑吧》,內容東搬一點《極限挑戰》,西搬一點《全員加速》,再融合一些《智勇大沖關》。《流浪地球》不是火了嘛,那就也給節目增加點科幻感,以至於為了讓賽博朋克的燈光和布景閃亮起來,不得不鬧到讓明星大冬天的凌晨還在室外錄製超過承受能力的體能挑戰。
豆瓣評論並不如何這股折磨明星,整蠱藝人的風氣好像已經吹了一陣了。往明星臉上夾夾子
但大家別忘了當年那場日本整蠱綜藝,給中國音樂界帶來的巨大損失。
當年31歲,正值事業巔峰的黃家駒在日本宣傳專輯,參加了一檔惡搞節目。這檔綜藝也是在凌晨開始錄製,12名嘉賓分成兩組同台比賽,中間節目組突然要求兩隊人集中到舞台的一方。由於台上濕滑,黃家駒從3米高台跌落,不幸頭先著地,陷入了昏迷。
娛樂圈就像一個巨大的金字塔,人們的目光都被極少數的頂級流量吸引過去,嘲諷他們是這個社會裡被寵壞的小孩;而在這行業中,還有無數不被看到,在金字塔底層,沒那麼火、但還想努力拚一把的年輕人,他們說好聽點是明星,其實也不過是工資稍高一點的社畜。白天趕通告、拍戲,他們晚上還得通宵錄這種體力逼迫到極限的綜藝……對他們而言,既然想紅,就不能太惜命。但是人沒了就是沒了。
高以翔,前幾天剛感冒,昨天在冬天室外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還被要求劇烈運動,倒下之前他說:「我不行了」。今日凌晨,35歲的他猝死在了自己的「工位」上。
遇到猝死,我們該怎麼辦?
今早,在點進去熱搜「高以翔怎麼了」之後,看到他倒地15分鐘未恢復心跳的消息時,心裏當時就咯噔了一下,知道很可能搶救不過來了。臨近中午,噩耗還是被證實,去世原因被確認是「心源性猝死」。據現場目擊觀眾的消息說,在高以翔倒下之後的幾分鐘內,節目拍攝還在繼續,15分鐘內無專業醫生到場。救治不及時是高以翔去世的一個重要原因。心源性猝死(SCD)常見於男性,30歲以上發病率增高。其中,心臟驟停是SCD的常見首發表現。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4分鐘內如果正確施行了心肺復甦,存活率會極大的提高。但目前在中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每天有近1500人猝死,這些猝死多發生在公共場所或家中,搶救率極低,還不到1%。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普通人急救知識的匱乏。在下方,是美國AHA(美國心臟協會)倡議公眾學習的簡易急救手法,非常簡單,但是關鍵時刻它真的可以救命。
望你能轉給更多人看到,它可以挽救許多本不該消逝的生命。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鳳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