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對台事務人事變動 王滬寧將制定”一國兩制”替代方案

中央常委

據日媒報道,」意識形態總管」、常委王滬寧將為解決問題創造」」的替代方案,助力謀求第四個五年任期。有學者推測,新方案可能將」統戰」重點從」武嚇」轉向」文攻」。

 

 

在中共中央中排名第四的王滬寧,按照慣例將在今年3月出任全國政協主席。日本媒體《日經新聞》1月26日報道,最高決策層的新布局暗示的目標是第四個五年任期,「王滬寧的任務是為兩岸統一奠定基礎」,併為」一國兩制「制定替代方案。

該報道指出,習近平讓頂尖人才負責統一大業,全國政協的主要工作是」統戰「。王滬寧執掌全國政協后,他也有望成為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該小組是中共處理對台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一般由中共總書記擔任小組組長,全國政協主席擔任副組長。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后,新一屆中央局常委習近平、李強、王滬寧等抵達人民大會堂會見媒體。(路透社)

專家預測:替代方案可能以「文攻」為主

《日經新聞》援引消息人士透露:「有些人可能認為,中國武統台灣的威脅迫在眉睫,但事實並非如此。(統一台灣的)第一步是推出一個新的理論,取代『一國兩制』,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台灣施壓。」消息人士推測,新方案將衡量對台統戰的標準,並由此決定是否使用武力。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客座教授葉耀元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一國兩制」的替代方案可能側重於「懷柔」。

葉耀元說:「可能會制定一個不一定能執行、但看起來很美好的方案,用這個去跟台灣人進行一部分的遊說,看看能不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對中共的信賴。」

葉耀元推測,北京方面可能會出台一系列的惠台方針,目的是威嚇台灣,如果不想訴諸武力,就必須與大陸合作。

公開信息顯示,王滬寧是唯一的學者出身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身一般但知識水平較高。他從時代起一直扮演中共的「意識形態總管」這一角色,據稱「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均出自他手。

學者:仍不能輕視中共對台訴諸武力的可能性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告訴本台,雖然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挫敗會動搖中共武統台灣的策略,但北京並不會輕易放棄對台軍事騷擾,還會繼續對台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並擠壓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

夏明說:「王滬寧雖然是學者、文人出身,但也不能小看共產主義政權中文人對採取武力的狂熱。」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分析說,雖然王滬寧一直主抓意識形態,但他在習近平時代並沒有太大決定權。

王軍濤說:「對台政策大的方向,打與不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和王滬寧沒任何關係。王滬寧的任務就是一旦(武統)政策出來后,怎麼向世界做解釋,能騙就騙,不能騙就哄。總的來說,他不會扮演鷹派角色。」

去年年底,王滬寧已開始主持對台工作。去年12月,王滬寧出席全國台聯和台盟的會議,並在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致辭。

 

記者:經緯    責編:梒青    網編:瑞哲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