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9月16日,是日本的三連休假期。恰逢國內中秋佳節,不少小夥伴選擇到日本旅行,因此這幾天日本各大機場和車站都擠滿旅客。
然而就在9月14日早上,東京羽田機場卻發生了令人不悅的一幕:在羽田機場的值機大廳里,兩位說中文的大媽疑因插隊問題而大打出手,情況甚是焦灼。
在她們周圍,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旅客無一不被眼前這一幕所震驚、困惑。他們有意識遠離風暴的中心,一防誤傷,二是給大媽們讓出「對決」空間。
只見黑衣大媽和粉衣大媽狠狠互扯對方頭髮,勢不退讓。
大媽甲罵道:「你打人!」
大媽乙怒回:「是你把我推過去的!」
大媽甲怒懟:「你先推我的!」
大媽乙不甘示弱:「是你先打我的!」
她們你來我往,還互飆方言,問候彼此。
東京羽田機場,倆中國大媽因插隊大打出手,互薅頭髮。旁邊的日本警察好可憐,聽又聽不懂,勸也不知道咋勸🤣🤣 pic.twitter.com/1hm5MnRQZM— 社長劉洋-Osakaのタニマチ (@xadr666)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September 14, 2024
東京。羽田機場。上海阿姨斥責對方插隊,對方動手。這可是日本影視作品中也看不到的現場。哪怕日本警察能聽懂中文,他們也會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這不僅僅是語言問題,更是文化差異。機場保安勸住無效之後,警察趕到,並拘留了倆中國大媽。所以,就讓日本人也感受一下,中國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究竟有多博大精深吧… pic.twitter.com/uWE2ijsebr— 亞洲評論 Asia Critic (@AsiaCritic)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September 15, 2024
兩位大媽劍拔弩張、一度僵持不下,安保弱小無助。
直到一位地勤跑過去跟他嘀咕幾句,安保小哥才放出大招:「別打了,已經叫警察了。」
一聽到「警察」二字,兩位大媽才默契鬆開彼此的雙手,結束這場鬧劇。
事後,有國內網友表示,自己當時就在現場,還和家人一起上前勸架。不過後來由於他們要上機,因此才走了。沒想到大媽們仍舊打個不可開交。
這位網友表示,這起事件的起因僅是一樁小事而已。如果一開始有機場工作人員徹底拉開她們、彼此好好溝通的話,就不會發生這樣丟人現眼的事情。
「拜託!請不要在機場打架對罵!」
「結果打完了是不是還沒意識到自己白白浪費了時間?」
「不知道那個人是不是安保,但是他穿著和警察類似的制服和警帽,結果卻因為沒有許可權導致什麼都做不了。我認為在機場和港灣的用地里,可以設置擁有逮捕許可權的民間警備公司。畢竟,像警察、海關、入管等都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吧?既然無法增派人手,那就只能委託民間企業。」
「這段機場插曲描述了一個意想不到、令人遺憾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人們的耐心和寬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種狀況的發生往往都是難以預料和不可取的。在日本機場和公眾場合中,遵守秩序、受紀律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在公眾場合爭吵都是讓人厭惡的。」
「顯然大家對此類事件感到不滿是情理之中的。但我們應該謹慎對待那些以偏概全、批評所有中國人和其他民族的言論。在公眾場合中遵守排隊規則,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國際上也是尤為重要的。然而個人行為所造成的麻煩,僅僅是代表個人,而我們不應該根據其國籍來判斷。」
不排除有部分日本人就是熱衷於違反規則,擾亂秩序,但在整個日本社會中,「列に並ぶ」(排隊)與「順番を守る」(遵守秩序)是尤為重要的。
小編有朋友曾在日本某間羅森看到這樣的中文標語:「請您距付款的顧客一米線外 謝謝」
但小編的另一位朋友則覺得這個要求很有必要,在排隊時保持社交距離。她坦言,排隊時後面的人靠近得快要貼到自己背上,那種感覺真的很窒息。平日在電車上的體驗,不希望再來一次。
事實上,類似插隊的不文明行為,在日本很有可能會變成犯罪。不僅會被拘留罰款,還會留有案底。
千萬不要以為處罰輕微就輕視。一旦被判有罪,就會記錄在案、留有案底。根據事件的性質不同,日媒還會進行全方位報道。
與此同時,根據日本《公共安全法》規定,無論基於何種原因,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個人對決的行為違反「決鬥罪」,將被判處6個月以上、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這裏所說的「個人對決」,就是俗稱的「打架鬥毆」。
在節假日里,聚餐喝酒是少不了的環節。在中國,即便近年來大家都開始有意識抵制無底線的勸酒,但由於缺乏法律層面上的有力束縛,勸酒這一惡俗還是橫行霸道。
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在日本分分鐘都會演變成犯罪。但是大家也不必要過於擔憂,畢竟這些行為實質上都是不文明、低素質的。
一到節假日,機場車站人流量多是正常的事情。因此,小夥伴應該為旅程留足時間。如遇緊急情況,請第一時間與機場工作人員聯繫,而不是一味插隊、與他人發生肢體衝突。
出門在外,還是建議大家彼此多點諒解與包容、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來源:東京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