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1月23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美國現任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曾兩度遭中共制裁,要不要對其解除制裁,中共面臨兩難抉擇。不過,有眼尖網友發現中共早已悄悄地修改了魯比奧的中文譯名,在被外媒記者追問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顯得相當尷尬。
1月22日在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中方是否更改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中文譯名?如屬實,這一變動是否與他受制裁有關?
對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沉吟了一會後說,「我、我還沒有注意到,嗯~~~,但是關於……嗯嗯,我可以了解一下。啊~~嗯~~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吧。呵呵~~呵呵~~」。之後又補充說:「但是關於、關於制裁,我想說的是,我的同事(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天已經介紹了中方的立場。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方制裁的,中方的制裁針對的是損害中國正常權益的言行。」
回答此問題時,毛寧除了顯得有些尷尬外,還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似乎暫時忘記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的標準化戰狼面孔。
1月23日,毛寧再度被問到關於魯比奧的問題。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美國的盟友進行了一系列通話,包括與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沙特、阿聯酋,以及進行了美日印澳四方外長會議。中方是否計劃與魯比奧通話?
對此,毛寧表示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但是表示,「作為原則,中美兩國高層級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同時中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此前兩天,郭嘉昆也做了類似的表述。
對此,有觀點認為,中共外交部關於「中美兩國高層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的表述,形同明示:「中共認為和魯比奧這般美國外交系統最高主管接觸是有必要的,至於適當方式則再由中方認定」。而「中方的制裁針對的是損害中國正常權益的言行」,形同表示制裁的不是魯比奧,而是他的言行。
魯比奧對中共立場一向強硬,兩度被中共列入制裁名單,使其未來與中方的互動備受注目。對此,有學者認為,在中方樂意與美國改善關係下,制裁有可能退化為「技術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對《香港01》表示:目前中美關係以友善為優先的氣氛下,若中方邀請魯比奧到中國會談,那麼中方為魯比奧解除制裁是輕而易舉的,甚至不用公開宣布。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學者則指出,如果中方確立邀請魯比奧訪華,魯比奧當然得在一定程度上,無論是言語上還是行動上,緩和其一向的對華強硬立場。如果他做得到,且中美關係不搞得太僵,那中方有很多種方式避開制裁,並會設法平息民間輿論。例如以魯比奧被制裁時仍是參議員,但他現在已改任國務卿等作為理由。屆時,制裁就有機會退化為「技術問題」。
1月21日,魯比奧在正式就任國務卿的第一天,就會見了來自日本、印度和澳洲的最高外交官。世界日報報導指:這標志著川普政府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討論中,正式啟動了其外交政策事務,也表明這一機制仍將是川普政府的優先事項。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專家觀點表示,這突顯了川普政府對維持亞洲戰略平衡的重視,尤其是鑒於中共在經濟和軍事領域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6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