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的地球上,最高的山是高度為8844米的珠穆朗瑪峰,而在目前已知的浩瀚宇宙中,最高的山卻是在火星的「奧林匹斯山」,高度達到了2.1萬米。
單從高度來看,奧林匹斯山比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加起來都高,幾乎達到了地球大氣層的邊緣。
可從已知的數據來看,地球的體積是火星的6倍,半徑更是火星的兩倍,那為什麼地球上沒有超過兩萬米的山呢?
又或者說,是什麼原因限制了山峰的高度?
地球的山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產物,它們是億萬年地質活動的結果,深藏著地球板塊構造的秘密。
數億年前,地球上的大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安定,地殼並非一個整體,而是由一塊塊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它們在地球表面漂浮並不斷運動。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喜馬拉雅山脈的誕生,它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的結果,至今仍在緩慢地上升。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線性進行,地殼雖然不斷受到壓力作用,山脈不斷升高,但自然界並不會讓山脈無限制地生長。
與此同時,山脈的頂端暴露在風、雨、冰雪的侵蝕下慢慢磨損,削弱其高度,岩石不斷破碎、滑坡,山脈無法繼續向上生長。
每當山脈逐漸升高,地殼的壓力便會增大,直到山體的一部分因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負荷而崩塌,形成滑坡或者地震,進而限制了山脈的進一步升高。
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作為太陽系中最高的火山,其雄偉的身姿遠超地球上的任何山脈。
奧林匹斯山的高度達到了26公里,是地球上珠穆朗瑪峰的三倍多,其巨大的體積和驚人的高度,源於火星獨特的地質構造和幾億年的演化歷程。
奧林匹斯山並非一座普通的山脈,它是火星的火山系統中一部分,形成的過程要追溯到數十億年前。
當時,火星上曾經活躍著一系列火山活動,噴發出的熔岩和氣體逐漸堆積,最終在火星表面形成了這座巨大的火山。
火山的噴發得以在同一個地方持續進行,漸漸地,奧林匹斯山不斷向上升起,逐步超越了地球山脈的高度。
與地球上的火山不同,奧林匹斯山的規模和形態展現出火星特有的地質特徵。
火星上缺乏水的侵蝕作用,風化和天氣變化也相對較少,因此火山的外形保持得異常完好,它沒有受到像地球山脈那樣的侵蝕,依然雄偉地屹立在火星表面,每一層岩石、每一條裂縫都彷彿是歲月的見證,訴說著火星歷史的痕迹。
火星的大氣層稀薄,風的作用不像地球那樣強烈,這也使得火山的積累過程能夠持續幾億年之久。
而在奧林匹斯山的腳下,廣袤的火星大地似乎靜默無聲,彷彿這座火山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向宇宙展示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
答案是,肯定的。
作為太陽系中的第二顆行星,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80攝氏度,大氣壓更是地球的90倍,相比下來,金星也同樣是一個地獄般的世界。
不過,就是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中,馬克斯韋爾山拔地而起,它的高度超過10公里,也就是說它也是萬米高山中的一員。
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雖沒有固態表面,但其大氣層中卻存在強烈的風暴和氣旋,而這些風暴可以產生巨大的雲層,所以從外面看來,這些雲層就是高山。
來源:漫悠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