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周美帝四件事,
2、前FBI頭子發帖暗示做掉川普;
3、SCUS阻止行政方快速遣返非移;
4、拜登被爆前列腺癌有骨轉移。
這些事情背後,有啥共同的暗線?
下面一一解讀:1、中東開始穩了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東一直是戰亂之地,而美帝深陷其中。
從1979年阿富汗戰爭開始,1991年海灣戰爭、2001年新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2011年穆兄會上台、2013年IS崛起,你方唱罷我登場。
美國人焦頭爛額,把中東越搞越亂。
拉遠視角八十年,阿拉伯人(伊斯蘭世界)與以色列的衝突在二戰後從未停歇。這幾年HAMAS和胡賽拖鞋軍突然爆發的戰鬥力,讓人瞠目結舌。
事實證明一點,作為有影響力的超級大國,美國人近百年來的中東政策錯誤連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2017年阿聯酋外長曾用英語直懟歐洲人:人們將會看到更多的(中東)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去到歐洲,這是因為他們(歐洲人)大搞政策正確、缺乏決策能力。他們自以為比我們更了解中東和伊斯蘭,其實是無知。
歐洲的現狀證明了外長所言非虛,而這樣的結論也適用美國人。
約旦老國王海珊·伊本·塔拉勒曾經力勸小布希不要進攻伊拉克,說這樣會導致整個地區動蕩。果不其然,後面IS和什葉新月力量快速崛起,中東再無寧日。當然,如果沒有前面最差總統之一的吉米卡特出賣巴列維,後面小布希也不可能捅這麼大屢子。
直到2020年亞伯拉罕協議,才抓住了中東問題的核心。
亞伯拉罕協議的主題思想,就是尊重中東的歷史文化傳統,讓中東人自己選擇,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再深入一點,中東除以色列之外,在國王/將軍/教士的不同選項中,國王秩序恰恰是保持傳統、建設社會、壓制激進主義的最優解。
老川四天對沙特、卡達和阿聯酋的訪問,讓中東大佬看到了曙光,自然獲得最高禮遇。數千億刀的銷售合同和數萬億刀的投資承諾,是對務實政策的豐厚回報。
而那些長年頑強的對手,也看到了歷史機遇,積極調整政策。
請問,誰能夠想象塔利班表態準備歸還拜登混亂撤軍時留下的70億美元裝備?甚至,由前激進分子領導的敘利亞新政府積極示好,連新月核心都表現出柔軟的身段。
很明顯,中東在走向和平。
不戰而屈人之兵,化干戈為玉帛,這應該值幾個諾貝爾和平獎?換個角度,諾貝爾和平獎配得上這樣的成果嗎?
如此難搞的中東都穩了,後面歐洲衝突的結局也就清晰了。無論各方是否願意,只有唯一路徑。
但是,這給華府帶來了嚴重後果。
你這麼能幹,讓前面各總統的臉往哪裡擱?那些華府大佬在中東搞搞震撈油水的事,自然也很難捂住了。剛被解散的USAID,已經暴露了冰山一角。
左手搞事右事擺平,真以為克希基金會奧巴馬基金會都是募捐來的啊。上下其手,一魚幾吃,華府這幫大佬厲害著呢。
看來,要爆大雷了。
科米跳這麼高,可見壓力有多大。
英文中這幾個數字的意思,就不需要我再解讀了。從事幾十年執法工作的科米,不會不清楚俚語黑話的內涵。當然,沙灘上的貝殼,更不會自動擺成這麼赤裸裸的句子。科米明知其中的兇險,後面又悄悄刪了。
其實,科米的發布就是前面FBI的常規操作,就像彭彭在CIA任上想做掉阿桑奇。CIA透明度更低,更不可能幹凈。
老川自2016橫空出世,就成了華府同僚的眼中盯。從奧巴馬批准非法監聽開始,到2021年JAN6抗議到達頂峰,時任總統被禁言,各主媒和網路平台全面封殺。這時,獨立思考者完全可以判斷2020大選的性質了。
而2024年的二次暗殺,可以看作是華府的拚死一搏。甚至不用自己操辦,只需給某些特定人員提供便利即可。
想起圍繞肯尼迪家族的一系列案件,
在肯尼迪總統被刺后,過幾年肯尼迪總統弟弟羅伯特·肯尼迪被刺殺,過三十年肯尼迪總統兒子小約翰·肯尼迪又離奇飛機事故。而這二位,當時都是總統位置的有力競爭者。
這次賓州的調查也是蹊蹺百出,嫌犯的居所和社交賬號都被迅速清理得一乾二淨,誰有這樣的能力?CNN破天荒第一次在集會現場直播,誰給它們的指令?
大概率是FBI等強力部門在幕後操作,早就輕車熟路。
根據馬斯克透露,為了阻止他在DOGE的工作,每天收到刺殺威脅達1萬6千條,僅僅因為他在努力揭開華府財政黑幕。
科米衝到前台自爆,因為他就是華府的一把好刀。知道的太多,乾的太多,現在必須衝出來,否則無法自保。
SCUS聯邦最高法院以7:2否決行政方快速遣返非移的做法。
判決有沒有道理呢?
有道理,遣返要走流程啊,要有程序正義啊,這都是永遠正確的道理。
判決是否正確呢?
荒唐之極,空談大道理卻不解決實際問題,本質上都是騙子。再說了,在前面多年非移泛濫時,SCUS這些正義人士怎麼忘記法律程序了?
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千萬非法移民?
所謂非移,就是非法入境的罪犯。這些人不管多少,都不是合法移民,更不是本國公民。
從常識來說,遣返非移是行政方的職責與許可權,理應得到司法方的尊重。
從法律角度,遣返非移就是在執行法律,適用簡化的快速程序,而不適用複雜的公民程序。
很明顯,簡化快速的非移遣返程序是正當程序,更不是沒有程序胡亂操作,不要偷換概念。
如果一群人未經允許就衝進你家院子,那就找到他們快速驅逐才是,難道留著慢慢下蛋啊。
這個SCUS,從來不是白蓮花。
從近些年的判例來看,SCUS習慣做法就是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忙碌,在重大原則的衝突上裝傻。比如,去年SCUS以5:4的判決阻止德州保衛邊境。
這次的虛偽判決,又暴露了二位騎牆者。
也不出人意外,當今歐美充斥著飽讀詩書的高學歷背書家,除了重複什麼程序、平等、人權之類的車軲轆話,連國家有邊境、人有二種性別都搞不清,遇到問題就哭鼻子發脾氣。
在遣返非移的理念衝突上,充分體現出廣大理中客快速轉移話題的能力。把「行政方是否應該快速遣返非移?」的問題,轉換成「快速遣返非移是否會導致行政權濫用?」的問題。
這就相當於,
有人前幾年一直在吃屎,現在開始醒悟正常吃食物了。有好心人馬上表示關心,吃飯一定要小心哦。嘿,吃屎的時候不提醒阻止,吃飯的時候來勁了。
顯然,SCUS對於現在遣返非移的態度,是極其虛偽的。千萬級的非移湧入,意味著法治的嚴重敗壞。完全可以視為,這是和平年代的非典型戰爭行為。
至於快速遣返非移是否會影響法治?這個問題的核心在「第一修正案」,只要第一修正案得到維護和改善,上述問題不存在。
SCUS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比如,那個號稱不公不私被吹上天的獨立的美聯儲,鮑威爾說得多好聽啊,都很有道理。只是按照美聯儲公開規則,前面該加息時卻大降息,現在該降息時不降息,就等著看笑話,反正解釋權在鮑威爾。
借用一位大學者的經典評價:美聯儲的角色看起來像一個勇敢的消防員,只是那把火就是它放的。
比如華爾街的朋友們,那更厲害了。
什麼穆迪評級報告哈,什麼《經濟學人》預測啊,什麼通脹通縮高級理論啊。眾說紛紜中,很容易眼花。這裏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高效的方法,看資金流向。
大佬們把錢投向哪裡,哪裡就會繁榮。
那些全球頂流的萬億投資,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上周中東酋長們的表態,表面上是投資,更可以說是判斷大勢后投資未來,要不然決不會押上全部身家。
這年頭,總有小清新覺得自己特聰明特牛皮,你去中東要個五百塊錢試試,看人家給不給哈。
這裏立個FLAG,如果馬斯克安保到位,他的財富將在十年內突破萬億美元。因為特斯拉造的不是汽車,而是重整人類的運輸系統。
面對SCUS和各地區肆意侵犯行政權的問題,也有解決辦法。要麼直接學林肯拒絕SCUS授予非移並不存在的「人身保護令」,要麼通過立法解決數百名聯邦法官胡亂伸手的問題。甚至以毒攻毒,以大範圍的強力執行讓對方疲於法律戰。
菩薩心腸,更需要霹靂手段。
拜登被爆前列腺癌有骨轉移
難道美帝總統的醫療保障是個笑話?
也不能這麼說,準確的說,「拜登的健康問題」是一個笑話,這是個被全面蒙蔽和扭曲的故事。
看到現在各主媒大肆報道,就象那個《原罪》作者,彷彿恍然大悟一樣,實在讓人驚詫。
這幾年它們還一致說拜登很健康呢。誰要是質疑拜登健康,誰就是「陰謀論」,就是「人身攻擊」。
真正暴露的問題,並不是拜登到底有什麼嚴重病情,而是:誰一直在隱瞞拜登病情?
誰在2020操縱拜登上位?
誰在這四年幕後操縱國家?
誰在2024逼拜登退選?
也就是說,這四年拜登只是傀儡。
甚至,拜登退選后,一個靠陪睡上位、智力不超過80的哈姐被推上前台,又被主媒華麗包裝成為勢均力敵的選手。
如果不逼拜登退選,也許2024年還有操作空間。如果老拜再上位,那依據25條哈哈姐現在接任就順理成章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
現在拜登身患重病,當然是個悲劇。但這個悲劇,他自己需要承擔相當責任。退出前拜登給全家作預防性赦免,說明他清楚自己的角色,也清楚自己家人都是什麼德性。
獲得歷史最高票數,假;
2020年底大選勝出,假;
JAN6的數百起案件,假;
機器簽署一大堆法令,假;
現在主媒大肆渲染拜登病情,一石三鳥。
一是把競選失利甩鍋給拜登家族,給自己免責;二是用私人病情名義,掩蓋驢方的政策和濫權問題;三是製造悲情氛圍,阻止對拜登家族調查,防止拔出蘿蔔帶出泥。
作為普通人,應該思考的是,拋開那些離譜的民調和主媒的忽悠后,雙方實際支持率會是多少?
小結
這四件大事件,
有個共同暗線:驢方正在面臨潰敗。
中東走向和平,歐洲即將停戰,邊境日趨安全,經濟繁榮可期,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即使SCUS、美聯儲等機構全力阻止,即使局部有反覆,從總體來看,驢方沒有機會。
現在,智力欠費的AOC竟成驢方花魁,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黑女檢察長詹樂霞被控告欺詐,原來是賊喊說賊。包頭女被要求退出團隊,她為在北美建設新索馬里傾情奉獻。
這種搞法,不消說中選沒機會,2028沒機會,2032沒機會,連2036、2040都沒有機會。
深挖下去,華府有一大批人要去踩縫紉機,相比重開的惡魔島,還是關塔那摩更適合些。當然,這場颶風還會穿越大西洋。
有文字稱這是報復,但情緒化描述通常是智力不足的表現。精確地說,符合法治理念的回擊,是建設性做法。
有人質疑新任司法部長和FBI二位局長不給力,其實「不挑擔子不知重」,大項目推動需要耗費巨量人力、物力和時間。
光是清理隊伍、重建信任的過程,本身就是巨大挑戰了。而現在科米的跳出,旁證了清理工作的進展。
華府暴風雨正在到來,其威力之大,將重新修訂這一百年的歷史敘事。
好好生活,一起見證奇迹。
來源:世界之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