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玄學:人不順時,一定要多做這3件事,好運回來

作者: 昀卿

允許發生,轉念轉運。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受?

明明事事小心謹慎,麻煩卻接踵而至;

本想努力改善生活,意外卻不斷降臨;

心中充滿美好期待,現實卻屢屢碰壁。

人生低谷時,彷彿整個世界都在與你作對。

老話說得好:「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運勢低迷時,並非命運刻意刁難,而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允許發生,轉念轉運

作家莫言曾經說過:「當你允許一切時,你會逐漸成為一個柔軟、放鬆和伸展的人。」

人生起伏本是常態。

不順遂時,越抗拒,越痛苦;越對抗,越消耗。

允許一切發生,不是消極認命,而是停止內耗的智慧。

接受眼前困境,才能看清腳下出路;包容生活殘缺,才能發現暗藏生機。

韓愈幼年孤苦伶仃,但他沒有被苦難打倒,而是刻苦讀書。

後來他因直言進諫被貶陽山,這對他來說是仕途上的重大挫折。

然而,他沒有陷入痛苦內耗,而是積極投入當地生活。

他深入民間,訪貧問苦,帶領百姓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在與百姓的相處中,他感受著生活的質樸與美好,怡然自得。

最終,他的努力讓陽山漸漸有了生氣,百姓生活出現轉機,他也在當地留下了好名聲,為日後的仕途也奠定了基礎。

古詩有雲:「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實偶爾的低谷恰是給生命留白的契機。

事與願違時,強迫現實符合期待只會撞得頭破血流。

放下「必須如此」的執念,才能發現「原來這樣也行」的驚喜。

試著把低谷當作生命的「折返點」,放下執念轉個身,往往能在放下的瞬間,遇見藏在轉角的新可能。

修正自己,不斷成長

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你爬出來了,叫成長。 

運氣不佳時,最容易做的就是抱怨外界環境,最難的是反思自己。

低谷時期往往是生活給我們的提醒:我們需要變得更強,也需要更有韌性。

只有在挫折中不斷學習和改進自己,才有能力改變局面。

早年生活困頓,懷才不遇,但他從未放棄學習與自我提升。

他研讀《易經》,精通天文曆法,總結農業規律,還參与了早期周部落的冶銅技術改良。

他曾遊說72位諸侯均遭拒絕,卻藉此摸清各諸侯國虛實。

暴政時期,他通過對歷史周期律的研究,預言「商命將盡」。

最終,72歲的姜子牙在渭水邊用直鉤釣魚,以獨特的方式吸引了的注意。

被拜為丞相,輔佐周文王、成就大業。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

成長的機會,常常隱藏在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當生活的挑戰來臨時,先別急著責怪別人,多問問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日子越是不順,越要靜下心來提升自己。

管好自己的脾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養成好的習慣,開闊自己的心胸,福氣自然會有地方落腳。

當一個人開始用心修養自己的內在,不被情緒左右,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生活的路也會為他變得順暢一些。

在困境中打磨自己,才能變得更強大。

每一次對自身的審視和改進,都是在為未來的順利鋪路。

善待他人,積累福報

老話說得好:「幫人就是幫己。」

生活中很少有無緣無故的好運,在小事上多舉,才能在重要時刻收穫善果。

身處低谷時,更要堅持善良的本心。

有些好運,不是刻意求來的,而是你平時積累的善行,在適當的時候回饋給你。

善待他人,既是幫助別人,也是在為自己種下福緣。

北宋大將軍曹斌率軍攻克后,參謀建議採取嚴厲手段威懾。

曹斌斷然拒絕,他嚴令:不得殺害一人,不得搶奪一物。

對於城中百姓,他分給荒地讓他們耕種;想回家的,發放路費。

有將領認為這樣太軟弱,曹斌卻表示:打仗是為了安定天下,不是為了殺人立威。

他親自巡視,禁止士兵擾民,看到貧病者還命人送去糧食藥品。

宜賓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後來為他建廟紀念。

曹斌一生待人寬厚仁德,最終高壽而終,其子孫後代也多有出息。

弘一法師曾經說過:「你儘管善良,福報在來的路上。」

一個人最好的護佑,是他的善心。

做人厚道,生活就不會虧待你。

你越是善良,越容易得到生活的善待。

你幫助過的人,也許未來就會在關鍵時刻幫助你;

你給予這個世界的溫暖,最終會在你需要時回到你身邊。

無論何時何地,心存善念、多行善舉,是積累福報最有力量的方式。

人生沒有坦途,生活沒有完美,坦然接納一切不如意,生活免不了坎坷磨難。 

起伏變化才是人生常態,福禍相依,一切都有其前因後果。

當你感覺人生不順時,不必驚慌失措,更不要一味埋怨命運。

當你變得越來越能包容,越來越懂得反思,越來越堅持善良,好的轉變往往就會悄悄跟隨。

世上沒有跨不過去的難關,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 

來源:國學生活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