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30日報道,受持續流入歐洲市場的資本推動,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周一(30日)紐約匯市午後,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升至8.44左右,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以來上漲近12%。
儘管這兩種貨幣都受益於美元走弱,但歐元的漲幅大於人民幣;後者走勢受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嚴格控制。
自2025年初以來,歐元兌美元持續升值,受益於歐元區刺激支出的舉措以及廣泛撤資美國資產的舉措。與此同時,由於中國希望在全球貿易動蕩時期提振出口,人民幣兌許多主要貨幣均出現貶值。
由於中國出口商尋求其他市場來減輕美國關稅的影響,歐元兌人民幣的強勢可能為北京方面創造有利條件。
馬來亞銀行(Maybank)駐新加坡高級策略師Fiona Lim表示:「歐美貿易協議可能很快達成的跡象,令歐元兌人民幣隔夜上漲,但受市場情緒驅動的漲勢容易出現逆轉,尤其是在關鍵技術水平上。當前水平附近的匯率應能繼續支撐中國出口,並提升中國本土債券和股票的風險偏好。」
歐元受益於近期美元疲軟,這主要得益於對美國降息的押注以及對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的預期。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6月底閉門會議上對歐盟領導人表示,歐盟和美國相信,他們能夠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前達成某種形式的貿易協議。
彭博社策略師Mark Cranfield表示:「儘管歐元/人民幣匯率短期內開始顯得過度,但只要匯率高於8.0,人民幣對中國出口商來說就具有競爭力,並且利好股市盈利前景。」
另據報導,人民幣在SWIFT系統中的國際支付比重,從2月的4.33%跌至5月的2.89%,排名也被日元和加元超越,退居第6。
來源:FX168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