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不希望俄國戰敗 王毅說了實話

中國不希望看到失敗」,南華早報周四披露的告訴外交負責人這句話,猶如拋出的一枚炸彈。

2025年7月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外交部長王毅(左)在與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亞-卡拉斯(右)會談時講話。 AP – ia Mayo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安德烈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為什麼不希望俄羅斯失敗?「因為不希望把全部注意力轉向。」作為一個老辣的中國外交官,說出這麼一句大實話,令人吃驚。

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來,本來是要為三周后舉行的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鋪路,他先去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分別會談,然後再去德國和法國訪問。在中國需要拉攏歐洲應對美國的背景下,深通外交的王毅此行被視為是向歐盟發起的新一輪「魅力攻勢」。

與卡拉斯女士的會談直接圍繞歐中外交關係展開,是重中之重,至少在歐洲一方看來如此。雙方馬拉松式地談了四個多小時,知情者披露王毅不停地對卡拉斯「上歷史課和說教」,結果說出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句話,出乎意料,不知他是有意為之,還是在四小時馬拉松式地長談中不慎泄漏天機,此間輿論也有點出乎意料。

雖然事先雙方有許多爭執要澄清,貿易爭執可謂近來越來越頻繁,尤其是中國對俄烏戰爭立場,歐盟需要澄清,奉勸不要腳踩兩隻船。南華早報援引歐洲官員披露,會議現場氣氛甚為緊張,想想也不會輕鬆。開談前幾個小時,卡拉斯就把話挑明了:中國「一方面助長在歐洲的戰爭,同時又尋求與歐洲建立更緊密關係」,自相矛盾!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貿易戰不僅對準中國,而且對準世界,也不放過大西洋彼岸的盟友歐盟。在這種情形下,歐盟也在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但是很難,一則歐盟不願變成中國傾銷商品的大市場;二則俄羅斯是改善中歐關係的最大障礙。

俄羅斯侵烏,歐洲深深地感覺到威脅,因此最早希望自認持中立立場的北京發揮對俄影響力,勸服收兵回營,後來發現不行,便希望中國至少不要助長俄羅斯的「戰爭經濟」。西方情報界的結論是,如果沒有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大量軍民兩用的零部件,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早就支撐不下去了。北京照舊矢口否認,西方心知肚明。

卡拉斯曾任愛沙尼亞總理,對俄對中立場鮮明,口風強硬,與王毅談話,非得談出一個水落石出不可,這可能就是媒體所形容的「對話的基調是尊重的,氣氛是很緊張的」,可能也正是這種情況,終於逼得王毅不得不說出:中國不希望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因為擔心美國接下來會將全部注意力轉移到北京身上。

王毅這種表述似乎是要歐洲死心了,因為中國有難處,因為中國要防大敵美國。那麼,如何保證俄羅斯在烏克蘭不敗?中國是否將暗中支持變成公開支持?對此,王毅又轉回老生常談,否認中國在財務或軍事上對俄羅斯侵烏提供實質性支持,並重複了一句自認很誠實的話:「如果中國那麼做了,衝突早就結束了」。

有分析指這可能顯示北京騎虎難下,既怕俄羅斯失敗后,美國單挑中國,又要表面上還得聲稱維護烏克蘭主權,否則不利於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王毅這番道白,裏面有很多算計,但是算來算去,俄羅斯最終也不見得對北京滿意,倒顯得普京這位戰爭的發動者技高一籌。當年發動侵烏戰爭兩周前,普京先去見,聯手發表北京宣言,以雙方合作「無上限」的名義把老朋友牢牢縛住,然後是不斷地互訪…..然而事不遂人願,時至今日,烏克蘭艱難抗戰,奮身抵抗,俄羅斯要想最終不要在烏克蘭失利,恐怕也很不容易,到時候,北京該怎麼辦?

王毅「泄漏天機」后,周五,西班牙『國家報』記者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追問:有報道稱「中方不願看到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中失利,擔心美方將把注意力轉向中國。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毛寧回答:「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當事方「。」中方立場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我們一直在積極推動停火止戰,中國的立場客觀公正,國際社會有目共睹。」這與王毅前面所說的話明顯相悖。

南華早報報道援引多位熟悉內情的歐洲外交官的話形容:一些業內人士對王毅在距離歐洲與中國重要領導人峰會僅有三周之際發出的信息感到驚訝,儘管許多歐洲人早就認為這其實是北京的真實立場。

另據消息人士稱,王毅告訴卡拉斯,為期兩天的中歐峰會可能會被縮短,似乎暗示中國政府對歐盟在峰會前的自我定位感到不滿。

事情的發展或許背離了中方的初衷,「任何魅力攻勢的表象都已煙消雲散」。不過,王毅的歐洲之行還在繼續,周五來到了巴黎 ,應與法國外長巴羅和馬克龍總統 會談。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