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俋理
俄羅斯開戰以來多架戰鬥機隕落,戰爭僵持將會影響俄羅斯的推進。影片:翻攝自NoelReports
烏克蘭空軍在6月至7月上旬展開一連串精準打擊行動,造成俄羅斯航空兵自2022年全面入侵以來最慘重的單月損失。根據戰場觀察統計,僅在這段時間內,俄軍已損失至少:-1架 Su-25攻擊機
-1架 Su-35多用途戰機
-5架 Su-34戰轟機(另有2架疑似損失)
-8架 Tu-95MS戰略轟炸機
-4至7架 Tu-22M3超音速轟炸機
-1架 An-12軍用運輸機
其中損失最慘重的是蘇-34戰鬥轟炸機。該型戰機自戰爭爆發以來為俄軍戰場主力。開戰時俄羅斯共擁有約124架 Su-34,隨後於2022年增產10架、2023年再交付10架、2024年增加14架。即便如此,至今已確認損失至少41架,戰損率相當驚人。
烏克蘭空軍同時也展現精準打擊能力。報導指出,一架烏軍 MiG-29戰機于札波羅熱州波洛希以北對俄軍陣地投下3枚 GBU-39精準炸彈,成功命中目標。此外,烏軍包括 Su-27、MiG-29與新部署的 F-16AM戰機亦頻繁在前線投擲精準導引炸彈,對俄軍地面部隊造成實質打擊。
俄軍長程轟炸機連番遭擊落,主力戰機損耗嚴重,將進一步削弱其對烏克蘭城市與後方基礎設施的遠程打擊能力,也反映出烏軍在防空與空優反制上取得新突破。隨著 F-16正式投入戰場,俄空軍在未來恐面臨更大挑戰。
來源:新頭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