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7月11日報道說,美國財長稱姆努欽正在鼓勵美企主動申請對華為的禁售豁免令,不過該消息隨後遭到美國財政部的否認。7月12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批評《華爾街日報》和中共中央級喉舌《人民日報》的報導稱為「垃圾」,目的在於塑造貿易談判;並表示,目前只有兩個消息來源最可靠。此外,《華爾街日報》報道川習會,川普答應了習近平的3個先決條件,也被白宮斥為假新聞。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袁莉是前新華社資深編輯,外派記者意味著什麼。
納瓦羅批WSJ、人民日報製造貿易戰「垃圾報導」:只有兩個消息來源最可靠
納瓦羅證實,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將在不久的將來與財政部長姆努欽一起前往北京。他也提到,貿易戰正處在一個「平靜的時期」。
納瓦羅隨後對《華爾街日報》與中共媒體《人民日報》貿易戰領域的報道發布了尖銳的評論。
「華爾街日報和人民日報的報道產生大量垃圾新聞」,納瓦羅說,「我之前看過這一幕。……有各種各樣的故事被創作出來,旨在塑造談判,他們沒有任何洞察力。」
彼得·納瓦羅稱不要相信中國或美國媒體。
納瓦羅說:「我給投資者的建議是,對談判過程要有耐心,不要相信你從中國或美國媒體上讀到的任何有關這些談判的消息,除非這些消息來自總統或顧問萊特希澤。」
納瓦羅補充說:「《華爾街日報》和《人民日報》等媒體將會大量刊登垃圾新聞。」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是前新華社資深記者
袁莉(《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在百度百科詞條的介紹是:袁莉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常駐北京。袁莉2004年在紐約加入《華爾街日報》,曾擔任WSJ.com專欄作家和《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電信業的記者。她於2008年回國負責《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加入《華爾街日報》前,袁莉曾任新華社駐北京國際新聞編輯,並在泰國、寮國和阿富汗任駐外記者。她先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分別獲得新聞和國際關係碩士學位。
以袁莉在新華社的工作背景,首先肯定是黨員,中共還不允許退黨。中共的新華社是中共最高級別喉舌機構,橫跨媒體和情報領域,還有監察功能。新華社在國內可以寫內參,直達最高層,所以新華社記者是各地官員的拍馬對象。新華社外派記者都有情報性質。袁莉是新華社資深編輯、能外派3個國家,可見是深受新華社信任和器重,應該是有官員級別的。
中共在應用外媒放風方面很嫻熟,海外媒體的中文部中有一些就是前新華社記者,袁莉能做到《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完全由能力影響《華爾街日報》的導向。
川習會川普答應中共先決條件?白宮說華爾街日報造假
中共官員還說,即便提出那些先決條件,習近平並不會以對抗性的調門與川普會談,而是會對川普勾勒出他所認為的最佳美中關係,包括在令美國煩惱的伊朗和朝鮮問題上提供幫助。
但白宮高級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川習會無任何條件,《華爾街日報》報道是假新聞。
阿波羅網孫瑞后報道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