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中國金融紅燈最耀眼
中共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官方數據顯示,6月工業利潤下滑、負債加深,主因是汽車、鋼鐵、石化工業萎縮。
6月工業利潤年減3.1%至6019億元人民幣,5月時則為年增1.1%。今年1至6月,工業利潤年減2.4%至2.98兆人民幣,工業負債年增5.6%,相較1至5月的工業利潤和負債分別為年減2.3%及年增5.3%,也就是6月工業情況轉壞。
海外中文媒體大紀元時報編譯報道,《福布斯》專欄作家肯尼斯·雷普拉26日撰文說,大多數投資銀行都有一些專有模型,可以讓基金經理了解潛在的危機。他引述野村證券的最新研究說,中國的紅燈閃得最刺眼,意思是潛在危險最高。
野村證券駐新加坡的亞洲經濟學家羅布·蘇巴拉曼表示,「中國(大陸)的(經濟)預警指標排第二位。」
根據野村證券的模型預測,在接下來的3年中,面臨金融危機可能性較高的國家都集中在亞洲。
而中國的問題尤為集中。中國過去幾年的GDP增長主要來自商品庫存、供應過剩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比如:道路、鐵路和房地產等,而非個人消費支出。
當中共追求「投資帶動增長」時,中國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投資份額大於韓國和日本,在很大程度上GDP的投資份額由無法出售的製造業以及無人居住的房屋支撐。
如巴克萊資本6月發出的預測,由於關稅,中國經濟可能放緩至6%及6%以下,同時,中共正放鬆其信貸政策,允許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貸款。隨著這些風險的增加,野村證券的卡桑德拉風險評估程序,對中國的早期預警指標將開始趕上香港。
美著名投資人說中國的問題銀行有500家
海外中文媒體希望之聲報道,對於目前還有多少家中小銀行可能出問題,即使業內人也無從得知。但7月26日,美國著名對沖基金管理人卡爾?巴斯稱中共政府內部的數字是500家問題銀行。
卡爾?巴斯7月26日在推特中說:「中國銀行業危機警報–報道稱,錦州銀行已經失敗。中國有近500家銀行被政府本身列為問題銀行。首先,包商分化了銀行間市場,現在其他銀行開始倒下。」
傳中國4大資產管理公司將可整並中小銀行
中國4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華融、中國東方、中國信達、中國長城,是90年代由4大國營銀行成立,應對逐漸浮現的不良貸款問題。
美中下個戰場在華爾街?美國還有這張底牌
台灣自由時報報道,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等議員上個月提案,立法加強對在美國上市的中
文中指出美國還有政治人物比盧比奧更激進,主張應該要限制美國養老基金及其他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中國企業,或是至少要禁止投資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國有企業。
若此法案通過,不但代表美中貿易戰新戰場的開啟,衝擊全球投資流動,更將嚴重影響全世界與中國有關的股票,甚至使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臨政治壓力;由於美國是世界上最被認可的市場,因此如果中企被美國趕出去的話,即使能在香港上市,也會招致全世界投資人的懷疑。
文中強調,美國絕對有能力這樣做,而且在制裁俄羅斯時就曾有過這樣的動作,不能接受美國基金投資對中國企業而言將是「不可想像」的打擊;人民幣海外投資相對較少,無法對等反制,即使拋售美債也可能馬上被市場吸收,影響中國商業、政治人物的海外資產,衝擊中共領導層。
阿波羅網孫瑞后報道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