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有中媒彙集並統計中國29城市住戶的「貸款餘額」、「存款餘額」、「住戶部門槓桿率」、「居民資金槓桿率」等資料發現,以「住戶部門槓桿率」來看,2018年,中國有11個城市的「住戶部門槓桿率」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62.1%。其中,杭州(103.2%)、廈門(96.3%)、溫州(91.1%)、海口(83.8%)、深圳(82.3)等5城市被列為高槓桿行列(超過80%標準)。
而以「居民資金槓桿率」數據來看,中國有8座城市「居民資金槓桿率」超過了100%,分別是廈門(172.2%)、深圳(144.4%)、杭州(136.7%)、南京(128.6%)、合肥(127.4%)、珠海(124.3%)、蘇州(107.5%)和廣州(101.9%)。綜合上述2槓桿率,槓桿率位居前3名城市為廈門、深圳和杭州。
另外,調查令人注意的是,若以地域上來看,這2大槓桿率指標有1大共通點,即東南沿海城市的槓桿率普遍較北方城市高。對此有地產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北方城市多國企,工業化早,非商品化的住房多,讓很多居民不需買房,且就算買房也通常用不到槓桿。而反觀東南沿海城市國企佔比較少,趨市場化,經濟較發達,金融工具也多,另外該區域也有不少地方金融機構放款更加寬鬆、靈活,上述種種因素,也讓該區域城市居民使用槓桿購房的比例變多。
不過隨這中國居民槓桿率快速攀升的趨勢,有學者擔憂恐對中國經濟成長帶來隱患,像是帶來銀行資產惡化、金融風險升高、抑制居民消費增長等問題。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