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專案負責人張勇稱,中方已完成下一代自製軍機引擎的研發,一旦解決了先進合金供應鏈的問題,就可以開始量產。分析認為,那很可能是中方還需要靠外國提供的元件或原料。換句話說,還是被西方在關鍵地方「卡了脖子」。
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專案負責人張勇稱,中方已完成下一代自製軍機引擎的研發,一旦解決了先進合金供應鏈的問題,就可以開始量產。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27日報道,張勇3月17日在天津的航空投資峰會中稱,渦扇-19、渦扇-20和下一代發動機的研發瓶頸都已克服。然而,他指出,還需要解決的,就是打造發動機所需的先進合金製造與交付等原料供應鏈問題。不過,他並未具體確切指出,相關的供應鏈問題究竟有哪些。
其中渦扇-19是針對中方海軍的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殲-35而研製,至於渦扇-20高旁通渦扇則是為中方空軍的運-20運輸機而研發。目前運-20是靠俄制D-30KP低旁通渦扇驅動,而轟-6J/K/N轟炸機用的也是同款發動機。
此外,張勇證實,渦扇-15已準備好量產,而這款發動機將用在殲20隱形戰鬥機的後續型號上。渦扇-15推力達181千牛頓,可望在不必動用后燃器的狀況下,為殲20提供超音速巡航能力,以減少燃油消耗。
此外,按照張勇的說法,目前殲20使用的渦扇-10C發動機自製率已達98%。至於渦扇-10的其他版本,則分別用以驅動殲-10、殲-11B和殲-16等戰機。但他並未細說,剩下沒自製的2%究竟是什麼。而分析認為,那很可能是中方還需要靠外國提供的元件或原料。換句話說,還是被西方在關鍵地方「卡了脖子」。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