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市明夫婦創業7年,結果變賣全部房產還債,衝上熱搜第一。中共缺錢,習近平開始向富人徵稅,這隻是開始,向中產徵稅的劇本還在後頭。深圳向民眾追討失業金,但同時82億失業保險基金去向不明。分析認為,背後藏有兩大貓膩。近年來,包括三星、三菱、家樂福和谷歌等家知名企業,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中共缺錢,習近平開始向富人徵稅,這隻是開始,向中產徵稅的劇本還在後頭。
深圳向民眾追討失業金,但同時82億失業保險基金去向不明。分析認為,背後藏有兩大貓膩。
近年來,包括三星、三菱、家樂福和谷歌等家知名企業,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有數據顯示,他們和台灣企業一樣,正將供應鏈從中國轉到印度和東南亞。
鄒市明夫婦變賣全部房產,給所有中國人提了個醒
近日,鄒市明夫婦衝上熱搜第一。
關於他們很多人都不陌生,
鄒市明是中國著名拳擊運動員,
曾兩次獲得奧運會金牌。
從2017年至今,夫婦倆下海創業,
做的也是拳擊相關的產業,
但商場跟賽場完全不一樣,
他們自曝,從2017年創業至今,
北京、貴州、上海、美國的房子,
他們都賣掉用來還債,
近況令人唏噓不已。
我早上醒來收到銀行的扣款簡訊,
一下子幾十萬就沒了。」
在他看來,
創業比打拳更難。
據業內人士透露,
鄒市明夫婦從創業起,
共註冊了20多家公司。
一個上海搏擊健身中心,
光場地就佔了18000平米,
還是在黃浦江畔
這樣的黃金地帶。
簡直就是在燒錢。
人力成本大,租金成本高,
加之國內拳擊商業化的路還很長,
最終兩口子也不得不賣房支撐,
財務風波也接踵而至。
今年4月,有網友爆料,
鄒市明的公司欠薪欠社保。
去年10月也有人爆出拳館欠薪。
儘管爆料者當月就收到了工資,
但是,資金緊張,
已經成了夫婦二人創業的公開秘密。
若不是他們家底厚實,
可能問題會更早暴露。
既有財富加身,
又有人脈和資源,
可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
也沒能讓他一舉成功,
更何況我們普通人?
崩潰前的最後一搏?習近平開始打這些人的主意
在美國的中共問題專家、學者何清漣近日分析,中國稅收收入可以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四大稅種總計占稅收收入的78%。
目前共有5項共享稅,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其中增值稅是第一大稅種,目前中央與地方分成比例是5:5;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為6:4。
官媒宣稱,新一輪稅制改革的主要方向聚焦所得稅、財產稅、消費稅三大類稅種。但考慮到目前企業不景氣,個人收入減少,失業者增多,加稅無異於百上加斤,企業與個人的不滿大,政府增加的稅收有限,重點應該是消費稅。
地方稅種不少,包括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7種,但相對而言都是小稅種,收入貢獻度不高。
我的判斷是,稅收比例會有調整,中央政府會吐出部分以惠地方政府,但絕對不會對分稅製作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從目前三中全會的各種劇透來看,新一輪財稅改革主要是央地稅制再協調,從中央稅收那隻碗里撥拉部分飯粒,再開收新稅(主要是消費稅),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饑渴。無論是中共當局,還是官媒奉承,都未拔高到「財稅體制的重大改革」這一程度。沒人將其與歷史上幾大有名的稅改相比,甚至也沒有拿來與本朝前宰相朱鎔基的分稅制相比。
如今這世界,所有國家的政府都缺銀子,大舉發債之外,向富人加征各種稅,本是西方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的慣例,僅以法國為例,2013年開始對年薪超過100萬歐元的富人徵收高達75%的邊際所得稅,嚇得富人紛紛避居海外。
向富人徵稅,這隻是開始,如果財政饑渴不能緩解,向中產徵稅這劇本還在後頭。
它們都撤出了中國
近年來,有多家知名企業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其中包括:-三菱汽車:2023年10月29日,三菱汽車正式決定退出中國的整車生產,其在中國本土車生產將終結,庫存耗盡后新車銷售也將結束。
-英偉達:2023年10月27日,英偉達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三星電子:2019年,三星關閉了其在廣東惠州的最後一家電子工廠,將生產線完全轉移至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
-谷歌:2010年3月23日,谷歌公司正式關閉了其在中國內地的谷歌網站,並將搜索服務轉移至中國香港。
-雅虎:2021年宣布停止向中國大陸提供服務。
-家樂福:截止2024年5月,家樂福在中國僅剩四家門店,並將大部分股份賣給蘇寧。
-樂天集團:2022年宣布解散中國總部,轉而投資東南亞等國。
-飛利浦:2020年正式退出中國家電市場。
-松下:2013年關閉其位於上海的電器工廠。
-尼康:2017年宣布停止在中國大陸的運營活動。
-鈴木:2018年宣布撤出其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所有股份。
-東芝:2021年關閉其在大連的最後一家電器工廠。
-佳能:2022年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並關閉其在珠海的工廠。
-索尼:2023年宣布,已完成核心生產線轉移工作,將把主要工廠轉移至泰國。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服務審計人員將被裁減一半
據路透社周二(7月16日)報導,作為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正在考慮將其在中國的金融服務審計員工裁減一半。
匿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稱,普華永道在中國的裁員已經從上周開始,預計將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總體目標。
知情人士透露,普華永道的金融服務審計業務在中國大陸至少有2000名員工,主要中心在北京和上海,為銀行、保險公司、資產和財富管理公司等客戶提供服務。
知情人士補充說,該公司還在醞釀裁減其他審計團隊和非審計業務約20%的員工。
普華永道擔任恆大審計機構近14年,直至2023年初結束。
彭博社5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由於在審計恆大方面出現的失誤,普華永道將面臨中共監管機構至少10億元人民幣(1.38億美元)的創紀錄罰款,其部分中國大陸辦事處也將停止運營。
台灣企業正將供應鏈從中國轉到印度
周一(7月15日),台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wan External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董事長黃志芳(James Huang)告訴路透社,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促使台灣增加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在截至2023年的五年內增至6.65億美元以上。相比之下,在2006年至2017年的十年間,台灣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才接近2.77億美元。
他說,「很明顯,越來越多的台灣公司正在將供應鏈遷出中國,並在印度建立供應鏈。」「台灣供應鏈的轉移主要集中在行動電話組裝業和鞋業。」
台灣力晶積成電子製造(Powerchi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今年與印度的塔塔集團(Tata Group)合作,依靠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 state)建立了第一個半導體製造廠.
向民眾追討失業金!中國指標城市走到這一步
港媒《南華早報》7月4日引用深圳市最新數據報道,今年第一季新增登記失業人數逾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不僅較前一季增長15%,對比去年同期更增長40%。
登記失業攸關領取失業金的資格。根據深圳人社局公開資料,2023年領取失業金人數高達21.15萬人,較前一年增長35%,凸顯出這座一線城市的失業人口節節上升。
網上流傳近來領取失業金審核門檻不僅變得更加嚴格,甚至還有些民眾被要求退還已經領取的失業金。
小紅書用戶「不加班的大表姐」指出,深圳人社官網陸續掛了一堆人被追回失業保險金、變更失業保險待遇的公告,發了的不等於穩了,一旦大數據想查,最後被查到一樣要退回。
小紅書、微博等平台上有不少中國各地網民分享被要求歸還失業金的案例,其中以深圳網民為大宗。
美國之音記者查詢深圳市人社局官網,自去年5月起幾乎每天都會掛上「失業補助金待遇撤銷並追回決定書」的公告,少則一日公告幾人,多則一日公告數十人,追回對象多數是在2020至2022年間領取失業金,常見理由包括掛靠空殼公司交社保以及已重新就業。
微信公眾號「越女事務所」在《失業金變嚴了》一文中指出,自去年起陸續有深圳民眾收到社保簡訊,要求歸還已經發放的失業金,估計是失業保險基金帳面結餘掉得太快,有必要殺雞儆猴,不能再那麼「傻大戶」。
根據深圳人社公開資料,2021年領取失業金人數為12.52萬人,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4.85億元,支出47.87億元,年末基金滾存結餘102.49億元。
然而到了隔年,領取失業金人數增長至15.66萬人,失業保險基金收入41.51億元,支出卻暴增為122.04億元,年末基金滾存結餘僅剩下21.29億元。至於2023年則索性將年末基金結餘隱藏起來,該年度基金收支約略平衡。
分析人士稱深圳失業保險基金結餘掉得又多又快,甚至隱藏數據,自然會使人聯想到向民眾討回失業金有因果關係。不過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以2022年領取失業金人數15.66萬人來計算,最多發出失業金40億元,然而當年支出卻是122億元,換言之,中間消失了82億元沒有清楚交代去向。
在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失業登記和失業金申請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分離。這意味著可能有大量未被正式登記的失業人口在領取失業金,這部分「黑數」未反映在官方數據中。
網民「摩羯不是摩羯座」在「越女事務所」公眾號文章分享自身經歷。「在深圳社區做了失業登記,社區給我電話說登記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申請失業金,不用登記也可以申請的,我幫你取消了吧。」「越女事務所」則對此評論稱「人為調整數據」。
至於其他可能導致失業保險基金不符比例減少的原因,劉孟俊指出,基金可能進行了風險投資,並遭受市場波動導致的損失,這會導致基金結餘減少;基金的管理和運營成本可能高於預期,包括系統維護和管理費用,這部分支出未被詳細列出。
潘西恩宏觀經濟諮詢公司資深中國經濟學家林浩波則認為,深圳市政府能追回的失業金僅是九牛一毛,關鍵在於整體經濟情勢若持續惡化,或許會祭出更多手段向民間討錢。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鏈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鏈接:崩潰前最後一搏?習開始打這些人主意;鄒市明夫婦變賣全部房產,給所有中國人提了個醒,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