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AI)研究方面引領世界的美國在相關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正在加深與中國的對立。但實際上,支撐美國研究能力的「幕後英雄」就是中國。美國智庫的分析顯示,在美國企業和研究機構任職的傑出的AI研究人員中,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佔到約40%。已經超過了美國大學畢業生,成為主力。以兩大國對立這一單純的構圖無法判斷的AI研究的真相逐漸顯現出來。
AI研究在全世界備受關注。從2024年的諾貝爾獎來看,在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領域,AI相關的研究成為頒獎對象。獲獎者是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令人感到美國研究水平很高。
美國的強大是否貨真價實?美國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下屬的麥克羅波洛智庫(MacroPolo)將2022年和2019年在AI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上發表論文的作者作為頂級研究者進行了分析。調查所在機構后發現,2022年穀歌和斯坦福大學等美國企業佔據了前10名中的7個機構。美國的一強格局再次浮出水面。
而中國則緊追美國。2022年來自中國的論文增加,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進入了前10名。
在產業界,中美的分裂正在加劇。美國從2022年前後開始限制對中國出口最尖端半導體等。2025年1月,中國的新興企業「DeepSeek」公布了高性能生成式AI。部分報道顯示,美國當局正在調查該公司是否經由新加坡購買了美國英偉達的尖端半導體。美國國內也出現了應該加強出口管制這一反應。
但是,智庫的分析中也出現了其他看法。實際上,在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專門研究AI的頂級研究人員中,畢業於中國大學的人數最多。2019年為27%,但2022年達到了38%。超過了從美國大學畢業的37%。大學本科在中國國內畢業、在美國讀研究生的人被認為很多。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革新智能統合研究中心負責人杉山將表示,「來自中國的一定比例的優秀年輕人正在為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發展做出貢獻」。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科技巨頭和研究機構聚集的美國作為工作地點頗具人氣。麥克羅波洛智庫2022年的分析顯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約有80%選擇該國作為就業目的地。目前,美國保持較高研究能力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來說,要想取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跨越國界的多樣化人才的協作。中國正在向美國輸送優秀人才,但作為研究組織,美英略高一籌。
日本政府也在加緊制定對策。為了加強AI領域的競爭力,2024年度作為相關預算列入了比前一年度增加約500億日元的約1600億日元,還新設了支援年輕研究者和學生的制度。
來源:日經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