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圖片頭條

最新數據 北京大麻煩來了

高額嚴重打擊中國和工廠生產,經濟首次顯露出受到貿易戰嚴重損害的跡象。

《華爾街日報》4月30日最新報道,的高額關稅開始擠壓。受貿易戰影響,4月出口訂單出現暴跌。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4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標降至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中國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中國整體活動則處於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4月份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從3月份的49.0驟降至44.7。

上述大幅回撤表明,川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高關稅正開始擠壓為中國經濟提供驅動力的領域,這讓中國政府愈發麵臨加大刺激力度以支撐經濟增長的壓力。

這也讓中共領導人愈發麵臨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貿易協議的壓力——不過目前方面發出的明確信息是,堅決反抗中方所稱的美國霸凌行徑。

中共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一項受到密切關注的衡量中國製造業活動的指標,該指數4月份錄得49,較3月份的50.5大幅下降。讀數為50或更高暗示製造業活動擴張,低於50則暗示活動萎縮。4月份讀數是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項類似的新出口訂單指標降幅更大,在4月份降至44.7,為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個初步跡象表明,隨著曾於今年早些時候趕在關稅生效前進貨的美國進口商取消或推遲訂單,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有遭遇重挫的危險。

彭博社4月29日報道,中國製造業活動陷入2023年12月以來最嚴重的萎縮,暴露出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早期損害,並引發要求迅速採取政策刺激措施的呼聲。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4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份的50.5降至49,降幅超過預期。此外,非製造業指標顯示,建築業和服務業活動增幅低於預期。

在川普政府對中國產品徵收145%的關稅後,這些指標首次令人擔憂地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預計這一關稅水平將損害去年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近三分之一的行業。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中國經濟學家Robin Xing表示:「情況肯定比預期更糟。這表明關稅開始產生影響。」他預測本季度經濟將大幅放緩,這可能會引發更多刺激措施。

受數據不及預期影響,離岸人民幣延續跌勢,兌美元下跌0.1%,至7.27左右。在岸股指基準滬深300指數基本持平。

貿易戰已促使包括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在內的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在最近幾周將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4%左右或更低。此前,中國出口商也曾發出警告信號,據估計,貨物出貨量可能暴跌高達60%。

彭博社指出,新出口訂單跌至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並創下自當年4月上海因疫情封鎖全市以來的最大降幅。一項分項指標顯示,製造業就業崗位萎縮速度為去年2月以來最快,這給當局穩定就業市場增加了壓力。

4月份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從3月份的49.0降至44.7。圖片來源:Jade Gao/AFP/Getty Images

來源:FX168財經 華爾街日報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