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迷茫着要不要回国的留学生,到底在迷茫什么?

2019年08月09日 12:46

来源:微生活

留下

这从来就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的第7个年头

我究竟是已经习惯了

的好山好水好自由?

还是青睐着国内的热闹市井多朋友?

思考许久,答案往往都不是“留下与否”

而是离乡背井

A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新加坡研究生,。目前在腾讯就职高级工程师,年薪75万,天天加班。

澳洲本科加研究生,帝都金融私企就职。没有,月薪4500,吃饭都难,不要想房子了。

B

1978年12月26日,52名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搭乘飞机前往美国学习深造,从此拉开了留学潮的序幕。从那以后,关于“海归”的讨论就不绝于耳。

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推力”:海外政策收紧,在当地就业难度增加;而更重要的是国内极大的“拉力”: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同时中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对留的吸引力加强

根据领英(Linked in) 2018《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数据报告来看,留学生回国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01

回国人群年龄层越发成熟

从海归人才的年龄结构上来看,20-29岁的年轻人是海归人才的主力军。然 而,这部分人群占海归人才总体的比率已经从2013年的 79.7%下降到2017年的52.2%。而30-40岁这部分年龄层,占海归人才总体的比率从2013年的16.5%,上升到2017年 的30.6%。

这一群体往往在海外工作多年且有一定人脉,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内外发展的趋势也理解的相对透彻。而这一群体的回国趋势上升,也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国内的发展前景已有较大改观。

02

留学生回国职位提升空间较大

因国外制度以及文化因素,普遍情况下职业上升空间狭窄,“海归”群体回国后职级相比海外华人出现明显的提升,经理级及以上的占比从28%提高到了42%,求贤若渴的中国企业付给高级人才的薪酬也确实正在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

03

新一线城市对归国人群吸引力上升

与大多数国内毕业生相同,海归们最希望发展城市的是上海和北京,总占比在70%左右,但是这比重是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以杭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逐年上升。

对城市的选择也与当地针对海归人才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上海市有着比其他城市更便利的落户政策。创业优惠政策方面,上海市的“浦江人才计划”与深圳市的“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政策” 均为回国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了高达50万的补助资金。

04

金融与高科技产业持续火热

商科作为留学生人群最大的就读选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成为了归国人群的就业方向。而这因为海外对金融人才要求较高,除了高等学历以外,必要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口才能力也限制了留学生在海外从事金融工作的可能。

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系统领衔的高科技产业在国内加速度的发展着,并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吸引留学生们的第二领域。

即便如此,选择回国发展也

从不简单

领英(Linked in)的这份报告表明“办公室政治复杂“、“同事素质层次不齐”、“软硬件环境欠佳和福利不完善”等都是影响海归职业体验的重要因素。而这也造成海归就业过程中的极高跳槽率。

在回国5至7年海归中,工作小于一年便跳槽的概率高达36%,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21%;他们中第一份工作持续五年以上的人数仅占总数的1.6%,远低于全国平均的14%。从趋势上来看,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工作不满一年就离职的海归比例逐年上升。

另一方面,海归的和国内毕业生薪资差异正逐步减小。海归的实际薪资比实际薪资低将近20%。

其实讲到最后,阻碍你的回国的往往是内心那一点“自尊心”和“不甘心”。出国数年,花了至少一个房子首付的钱。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呢,谁又想在异国他乡孤军奋战呢?

不是不能回去,

而是不想什么成绩都没有,被动的回去。

不是不能回去,

而是想有多一个选择,给未来多一种可能。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