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CBD将建第2所,那些“吸毒室”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2020年06月08日 16:30

来源:Discount都市折扣

按照计划,第二个“”将设立在Cohealth Central City(53 Victoria St),它位于维多利亚女王市场边,以及靠近及RMIT大学,对面还有一家妇幼保健诊所。

此举现在引发了议会的反对。

州长赞扬了2018年年中起在North Richmond区Lennox St街上试验的第一个安全注射室很成功,政府计划再延长那里的试运营3年。

早在2018年6月起,这件事就被广泛讨论。

“合法”(安全注射中心),在那里,你可以吸食包括海洛因,冰毒等。

政府表示,这是采纳了警察,健康专家及社区部门领导人组成的专家团的建议,为了减少过度吸食毒品的死亡案例,同时避免吸毒人员流落街头而设立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整个2018年,North Richmond有34人因过度吸食毒品致死。

据称那里的注射中心迄今接纳了119,000多人次,处理了3200次过量服毒事件,至少挽救了21条生命。

当时网上不少文章里造谣说:由于开了注射中心,Richmond那里街上吸毒的人多了起来,然后暴力事件成倍爆发,还说来来往往的人现在都提心吊胆,好像每个人他们都采访过,调查过一样。

和在靠近CBD的第二处一样,两个注射室并非是完全新建,而都是扩建在现有的社区健康中心里。

North Richmond中心一直就在学校旁,现在有了新职能。那里之前平均每个月要发放8万个一次性针头。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在里面:吸毒人员在遵照医嘱的情况下,完成注册登记(目前这里已有了3000个账户,超过6万人次进入)之后,进入这里吸食毒品;

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携带3克毒品,包括海洛因,冰毒和安非他命等。携带过量时,将被禁止进入安全注射中心;

偷偷携带超过3克,属于偷运毒品,被发现者将面临牢狱之灾;假释,保释期间,或受其他法庭或法庭命令限制的人也将被禁止在这里使用毒品。

吸毒人员须在使用毒品前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出示吸食毒品的种类,用以避免因过度吸食而带来的伤害,以及方便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有犯罪记录者无法在注射中心工作;

中心周围的安保力量将大大增加,警方需要去打击在附近出现的毒贩;

墨尔本不是第一个开设安全吸毒中心的城市;15年前,率先开设了King Cross"安全吸毒室",截止到目前,没有一例死亡案例。

这样的“吸毒中心”能否有效减少过度吸食毒品的死亡案例,悉尼那里被证明可以。

整体上,利大还是弊大?墨尔本这里,时间不算长,还不知道。

现在,你的感官可能是政府花了超过720万纳税人的钱,建了一个"又大又豪华"的地方(难道那里该很脏很乱满地老鼠才合理?)“纵容”吸毒者吸食毒品。

不少当地居民很忧虑,因为这地方靠近他们家,靠近学校,靠近他们的孩子。现在,仿佛这个危险来到了

此外,“未来很可能会开到墨尔本的每一个社区”的造谣文章时隔一年多后,现在又冒了出来。

抛开那些令人讨厌的“为制造恐怖而生”的搞笑文章不谈,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对于来自一个完全禁毒的国家(中国)的人来说,起初发现澳洲允许吸食毒品就已觉得不可思议了。

(有大约150名当地居民在去年不断集中联名动议希望该设施能从当地搬离,搬迁到附近交通便利的工业区,这项提议后被政府否决。)

不沾毒当然是最好的,请大家保持!吸食的人大多也不想。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如果搬来中国的那一套方式和尺度来参照:警察在街上看到可疑的人,就立刻带去派出所,验尿——如果呈阳性,就送去远郊的强制戒毒1到3年不等(如不是初犯),那么,澳洲这里的做法,是根本没法聊下去的。

“提供场所让人吸毒”,换在中国,从安德鲁斯州长开始,一票官员全部都要被革职抓去法办。

可没办法,澳洲的法律无法把一个吸毒的人扣下来,送他去强制戒毒(教育工作会做一些,很少);如果这个人没有伴随暴力行为,警察基本就无法把他怎么样。

很无奈,对于毒品,欧盟,加拿大及澳洲都不是推崇峻法制裁的法律框架,而是避险为主,所谓将公共健康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危害最小化(harm minimisation)”,重点不是放在禁毒,而是避险,减少吸毒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立注射中心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你可以说这样的思路有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在解药还没出来的情况下,《釜山行》里那一伙僵尸和你在同一列火车上,换你,你选择怎么做?隔离。

对于毒品问题,大多数善良的人,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这就足够了,很棒了;就是说你们自己不再变成僵尸就行了,就OK了,就谢谢你了。

但是,要说贩毒,吸食问题的解决之道,主要忧虑自身安危,安宁的人,本来就不是负责解决的。

人人都来一句:“别在我住的附近搞这种地方”,解决不了问题。

墨尔本建立这样的"吸毒室",没办法啊,就是要拼保住“世界最宜居城市”的称号,以“维护市容”为主,解决问题为辅,第一优先是“遮丑”。这就是这个项目的一大目标之一。

它不是打击毒贩,抓人戒毒,不然也不止720万澳元的花费。如果把目标都理解错了,想拧了,那你肯定不会满意。

建立注射中心就是选择用较为平和,不触及法律的形式让吸毒的人更加管好自己,尽可能避免意外,把吸毒者的吸毒地点从街头巷尾变成受到监控的注射室,将吸毒的这个行为能够限缩在一种可管控的模式下,能更有定位和监管他们。同时,它需要吸毒的人去方便聚集,是没办法建立在一个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地方的。

不少文章里放出了下面这类图,想体现出吸毒者们带来的动荡不安,其实这并非是“吸毒室”带来的,而是吸毒室想去解决的。和吸烟室的原理类似,初衷是让他们的吸毒行为不要去干扰市容,干扰街上的环境,使得墨尔本“看起来不那么毒品泛滥”。

毒品泛滥是整个西方社会的问题,指望区区一个州政府来解决吸毒问题是不现实的,即无能力也没权力。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来往的吸毒者增加肯定会有负面的影响,但对于周边整个区域来说,好处是明摆着的。

不建,出了事,又还得警察四处追他们去,抓不到反正还是要被同一批人骂;且就算出事,出在这中心里比出在外面强,绝对比封路拉警戒线不耽误你的出行。

吸毒者在那里面吸比在马路上跟着我后面边走边吸好,比让人在QV购物中心里发现自己的孩子玩起了厕所里捡来的针头,要好得多。

一些人说这些人吸毒过量死了活该,但谁都不愿意发现自己家/店门口有个人死了,或者在激情热舞,更不用说那些吸毒后在街上晃甚至开车乱窜的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明确知道自己和孩子要避免靠近哪里,总比随处都可能要被他们“打游击”强啊。

还有人认为,一些人就是不愿意进去吸毒,依然在外面吸或者交易啊。银行外面还有倒卖外汇的,体育场外面还有卖黄牛票的,能说银行或这场演出办错了吗?

澳洲的现实就是如此,毒品,就在你所生活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