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口澳洲煤炭后,中国在美国的煤炭进口增长了748%

2021年03月04日 16:09

来源:

煤炭出口增长748%,西方专家:“正将重心从澳洲转向美加俄”。

在这一段可以被称为“世界动荡”的时间里,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想必就是各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措施和成果。同样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国际贸易的“风云变幻”。在当下的世界经济寒冬里,正值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财政危机和经济萧条时,你能想到,这些地方依然赚得“盆满钵满”吗?

美国煤炭出口增长748%?西方专家:“买家正将重心从澳洲转向美加俄”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网站的报道,由于与澳洲的贸易争端,中国在美国的煤炭进口,于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了748%。而中国也一跃成为美国煤炭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编制的数据显示,这3个月美国煤炭出口总量为1740万吨,同比下降7.3%,但环比增长25.1%。而2020年的第四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煤炭数量增长最快。在此期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100万吨煤炭,同比增长251.8%,环比增长748.2%。

据悉,随着中国对的限制出台,中国买家转向其他主要生产商来维持运营。对此,市场情报矿业分析师伍拉德(Oliver Woolard)称:“中国需要用进口煤炭来补充炼焦煤,以保持炼钢所需的正确煤炭质量。而尽管来自澳洲的煤炭出口量下降,但中国买家正将重心转向其他优质炼焦煤生产国,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则从中受益。”

此外,伍拉德也称,尽管其他国家也提供优质炼焦煤,但只有美国的炼焦煤质量能与澳洲媲美。“对中国买家来说,进口美国炼焦煤要比调整生产流程以适应不同的炼焦煤质量更简单,因此可以增加进口。”

“赔了夫人又折兵?”海外网民:“殖民统治者接管了澳洲的市场份额”

毫不意外的,这个新闻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仅仅在推特(Twitter)上,就有诸多网民纷纷转发该新闻,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网民@K_KalantarZadeh对此评论道:“你们知道吗,澳洲损失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因为本该出口中国的煤炭,现在都由美国公司提供了。其实澳洲的海外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过去12个月里,中国的留学产业基本上被美国占据了。”而网民@AaronShu1还开玩笑道:“澳洲现在一定这么想,那就是‘美国,快把我的钱还给我’。

海外网民对此发表不同看法。

不过,相比于部分网民的“理智分析”,有些网民的发言则更为“尖酸刻薄”。比如@msmmmn111就“嘲讽”澳洲道:“所以澳洲就在用自己的肉去喂它的‘主人’。这可真是太‘聪明’了。”而网民@joealano则更不留情面,他说道:“殖民统治者接管了澳洲的市场份额!这就是澳洲作为听话的殖民地的回报吗!”

海外网民对此发表不同看法。

而网民@AMG26则“拉踩”了澳洲的好邻居——。他在评论中说道:“澳洲挑起与中国的争端,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相比之下,新西兰就对中国采取了十分中立的立场,商业往来远胜于挑起争端。”

海外网民对此发表不同看法。

据悉,早在今年1月,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Damien O’connor)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视频会议上签署了升级版的自由贸易协定。而该协议将使新西兰的出口商品可以更快地进入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更多机会。另外该协议还降低了纸制品和木制品的关税,降低了对华出口的难度,使得新西兰出口的合规成本每年减少数百万美元。

这可真是,不同选择,不同“人生”。

澳洲以外“见者有份”?得了好处的可不止美国……

近期的煤炭贸易,可以说除了澳洲之外,很多国家都分得了一杯羹,甚至可以说是“见者有份”了。国际能源报价及市场分析机构阿格斯(Argus)网站发表文章报道称,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12月进口了357万吨炼焦煤,尽管比11月的372万吨下降了4%,但比2019年12月增加了110%。除了美国外,去年12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约51万吨煤炭,比前一个月增长了63%,达到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月,因为中国对俄罗斯煤炭的强劲需求,以及更短的清关等待时间,俄罗斯的煤炭出口也增长至历史新高。

国际能源报价及市场分析机构阿格斯(Argus)网站发表文章报道称,中国向多国进口煤炭。

另外,以CFR中国基准交割的Argus溢价低波动硬焦煤价格(Argus premium low-volatile hard coking coal price)也从11月初的201美元/吨,至12月31日上涨了65%,为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同期,澳洲铁矿石离岸价格(FOB)的Argus溢价低波动硬焦煤价格却下跌4.90美元,至103.50美元/吨,跌幅达5%,进一步扩大了澳洲离岸价和CFR中国之间的价差,近100美元/吨。

由此所见,仅仅从煤炭这一个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上,澳洲的损失可谓是“相当的多”。而对于澳洲“牺牲我一人,惠及大家伙”的状态,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也都有着不同的声音。那么,这煤炭生意对澳洲的分量究竟几何,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