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老板称封城影响巨大
来源:南澳中文号
据《the advertiser》:中国出生的药剂师出身的女商人Su Zhang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扩大她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维生素和保健公司Star Combo Pharma。但她在悉尼西郊Smithfield建造价值1500万澳币的工厂面临临时停工,住在邻近Smithfield地方政府区域的员工如果想上班,根据州政府规定政府卫生令,必须每三天接受一次新冠测试。她在Star Combo工厂说,该工厂每天生产多达200万粒胶囊,仍被允许运营,因为它被认为是向药房供应商品的基本服务,包括Terry White和 Chemist Warehouse连锁店。作为悉尼封锁的一部分,附近新工厂的工作目前已暂停。
住在邻近Smithfield工厂10 分钟车程的工作人员必须决定是否值得排队做新冠检测,有时排队几个小时,如果他们想上班,必须每三天接受一次检测。住在悉尼其他地方的其他工人也必须决定他们是否想去一个疫情热点地区上班。
这家总部位于悉尼的公司拥有50名员工,是维生素、健康和美容产品的合同制造商,拥有自己的品牌组合,包括Living Healthy、Costar、Amax和 J&K。“我们有一个 1500 万的项目,”老板说。它在悉尼有两家实体店,名为Koala Mall,在中国有一个办事处,一个名为 Austoyou.com 的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向Terry White药房连锁店供应Living Healthy产品的独家协议。zhang出生在西安,以兵马俑的故乡而闻名,移居澳大利亚后接受了药剂师教育。在Tony Ferguson连锁店工作,她看到了商机,产品甚至细分到减肥奶昔。她说:“他们是一家传统药房,出了减肥奶昔的想法,后来轰动一时。”
她于2004年开始创业,生产一些产品线,向Chemist Warehouse销售少量产品。在过去十年中,该业务伴随着对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激增,这也推动了 Blackmores等公司的成功。凭借她的中国背景,她看到澳大利亚制造的保健产品在亚洲的潜力,中国代购或在澳大利亚的私人购物者会进入药店购买产品寄回家,以及中国通过网站等在线购买的爆炸式增长。如阿里巴巴等网站。她认为她的公司在澳大利亚制造领域发挥着作用,证明澳大利亚可以在维生素和保健产品方面拥有可行的国内制造业务。虽然公司规模仍然很小,年营业额约为4000万澳币,但张的目标雄心勃勃:“成为澳大利亚优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的领先制造商”。
“由于运营成本高,澳大利亚制造业是最难进入的行业之一,”她说。“但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的市场需求强劲。”她相信医疗保健市场中的更多公司希望将他们的产品在澳大利亚制造,因为澳大利亚以高质量标准着称。她认为通过在澳大利亚制造,公司可以对他们的供应链和他们的投入来源更有信心。“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尤其是医疗保健和维生素,仍然缺乏,”她说。“我们想让澳大利亚成为他们产品的国际制造中心,而不仅仅是本地品牌。”该公司还推广本地制造的自有品牌产品,例如Living Healthy。
zhang曾计划进军中国市场,过去十年来,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的保健品和维生素产品有着强劲的需求。但随着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她降低了预期。Star Combo在线向中国销售产品,并在中国西部城市重庆设有办事处。“我担心贸易紧张局势,”她说。“我希望情况最终会有所改善,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但与此同时,她将俄罗斯作为潜在的出口市场。该公司最近与一家俄罗斯公司达成协议,在全国各地的药店分销Living Healthy产品。
zhang说该公司仍将80%的产品销往澳大利亚市场,她认为澳大利亚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该公司与在全国拥有450家门店的Terry White连锁店签订了独家协议,为其提供Living Healthy品牌产品。
最近,它与Chemist Warehouse达成了一项供应协议,订单价值超过100万澳币。它还与新西兰领先的保健品品牌之一达成协议,为新西兰市场生产产品。今年它在阿里巴巴的天猫网上推出了第一批产品,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在线市场之一上销售其品牌Living Healthy、J&K 和 Costar。但与此同时,zhang必须克服悉尼封锁的实际限制。她说,去年在封锁的情况下,该公司能够相对顺利地运营,但事实证明,今年更加困难。“去年令人难过,但对我们来说或多或少还是照常营业,”她说。“这一次非常不寻常。”她担心这家今年早些时候已经面临员工短缺的企业,由于悉尼西部的疫情问题,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也就是说,她知道悉尼西部的许多其他企业,尤其是小企业,都在艰难地经营着。
*以上内容转载自南澳中文号,风平浪静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