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恩:以利之所趋壮大台湾,勿拘泥於意识形态
转自:新世纪,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何瑞恩(Ryan Hass) / 自由时报-星期専论 20220417
随着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无辜民众施暴的画面曝光,唤醒全世界的良知,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一股冲动,将欧洲的这场战事认定为全球民主国家与专制政权对抗鏖战的一环。台湾的领导者克制这些冲动是明智的。将今天的乌克兰和明天的台湾加以类比,可能会让台湾迈向未来时付出更高的成本,而不是创造更大的利益。
民主对抗专制论述 印太兴趣有限
确实,台湾面临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俱增的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导者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不择手段地并吞台湾。中国的战斗机和海军舰艇愈来愈频繁地侵扰台湾周边,嚣张地展示军力。中国的外交官愈来愈肆无忌惮地干预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剥夺台湾人民在世界舞台上应该享有的尊严。北京还蛮横地阻挠台湾加入区域贸易集团,企图迫使台湾的经济进一步与中国大陆整合,疏远台湾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中国对台湾政治体制的干预,更是罄竹难书。
不过,台湾的领导者不需要耗费太多心力,去刻意争取世人关注台湾面临的威胁。北京恃强凌弱的恶行已经成功地让全世界提高警觉。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区域组织,例如七大工业国集团(G7)和「四方安全对话」国家(澳洲、印度、日本、美国),都愈来愈大声地呼吁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的重要性。
面对来自北京的挑战,台北因为有能力与全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深入、强健且持久的夥伴关系,地位也随之提升。这些夥伴关系往往奠基於共同的民主价值观,但本质上是由共同的利益所驱动。
拜登政府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擘划者很清楚,美国在该地区的作为必须以实际利益为基础。拜登团队原本也可以拟定一份聚焦中国的战略,或是以民主对抗专制的全球竞争为重心,但他们明智地认识到,这种论述在印太地区的吸引力有限。相反地,拜登政府体认到,美国需要争取合作夥伴彼此协调并做出贡献,才能推动让印太地区成为开放、繁荣、安全、休戚与共且充满韧性的愿景。因此,透过这份印度—太平洋战略,华盛顿设计了一套尽可能涵盖各个领域的合作架构,希望尽可能争取到最多的国家参与,让它们可以放心地与美国并肩作战。
换句话说,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总体趋势是培养集体能力,以应对共同的问题,包括与越南等具有战略重要性但非民主的国家合作。然而,由於拜登总统倾向於凸显民主国家和独裁政权之间的斗争,这种趋势往往被媒体偏好耸动发言的新闻标题所掩盖。
携手非民主国家 台湾勿画地自限
其实,拜登总统可以无碍地同时保有看似矛盾的不同想法。他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同理心和情绪,透过他所能运用的最有力语言加以表达,这常常导致他倾向於使用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修辞。与此同时,拜登也擅长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冷静的评估。他在决定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时,就是基於这种不带感情的理性。同样地,他也严格设定原则底线,控管美国和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
拜登总统将继续谈论民主国家和专制政权之间日益加剧的全球斗争,但与此同时,只要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美国也将继续与非自由国家合作。美国不会画地自限,在面临迫切的挑战时拒绝与非民主国家合作,台湾也不应该如此。
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之间可能需要进一步协调,而不是拒绝往来。这个世界正面临冲突、经济震荡和看不到尽头的流行病疫情。基於这些可预见的挑战来势汹汹,世界分裂成彼此对立的民主和威权统治集团的机会成本很高,而且不断上升。
全球经济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应该可以让世界各国进一步体会到维护台湾安全的重要性。台湾可以说是全球供应链中最关键的环节,占全球十奈米以下半导体制程节点产量的九十二%。台积电(TSMC)和联发科技(MediaTek)等大型半导体公司受到国际市场的信赖,被视为全球经济健康运转的关键。
另一方面,将台湾和乌克兰加以类比,会让投资者不安,导致企业经营团队不敢投资台湾,最终造成各国必须去全球化(de-globalize)的压力,将更多的生产线从台湾回流,以防范中国入侵的风险。所有这些反应都与台湾的长远经济利益背道而驰。
聚焦全球经济贡献 对台湾更有利
蔡英文总统在以往的危机中展现冷静稳健的领导特质,即使是在最近的COVID-19大流行期间亦然。蔡总统需要再次展现这种特质,以引领台湾度过当前的全球动荡时刻。相较於强调台湾在民主与独裁的全球竞争中扮演坚强堡垒,蔡总统和她的智囊可以凸显台湾对全球经济成长的核心贡献、台湾在回应全球挑战时的慷慨大度,以及台湾在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性,让台湾处於更有利的地位。
◎何瑞恩(Ryan Hass)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作者何瑞恩为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辜振甫暨辜严倬云台湾研究讲座、麦可.阿玛科斯特外交政策研究讲座;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