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投资人自曝错失的重大机会

2023年05月07日 1:22

从1977年到1990年46岁的时候突然退休,林奇将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 Investments)旗下的麦哲伦基金(Magellan Fund)从一只规模只有2,000万美元的小基金,发展成资产规模高达140亿美元的行业巨头,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华尔街的传奇。

在1989年《财富》杂志一篇名为《冠军投资者的秘诀》(Secrets of a Champion Investor)的文章里,《巴伦周刊》(Barron’s)的现任特约编辑、当时还年轻的苏安迪(Andrew Serwer)在一次长时间采访中,讨论了林奇的投资理念。这篇文章给散户投资者的建议很简单:寻找“股价较低”但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并且在投资前要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该公司的业务。

林奇表示,在投资之前,他会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优秀的公司,比如对塔可贝尔()的一种玉米饼进行抽样调查,或者发现妻子更喜欢Hanes品牌的连裤袜;然后分析这些公司的发展潜力、商业模式、资产负债表、估值,甚至对公司进行调研、亲自到公司考察,以及电话联系公司员工。林奇后来在2000年出版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里详细介绍了这种“买你了解的股票”的投资风格。这种策略让这位基金经理数十年来的业绩始终领先于同行,并让他收获了大批散户粉丝。人们希望从他这里获得退休期间谨慎投资的建议。

但即便是最优秀的投资者也会犯错。对林奇而言,最大的错误是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在4月25日接受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林奇谈到自己错过了苹果(Apple)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的崛起,虽然他很早就从现实世界中看到了这些公司成功的迹象,就像他在数十年前从塔可贝尔和Hanes身上看到的那样。

林奇哀叹道:“苹果的业务不难理解。我的意思是,我是有多愚蠢?”林奇现任富达管理研究有限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的副董事长。他表示,早在2000年代初,他就注意到女儿买了一部iPod,他发现苹果有很高的销售利润,但他没有购买苹果的股票。“我应该对苹果做一些功课……它并不是一家复杂的公司。”

虽然错过了一些机会,林奇并不认为应该因为担心错过机会而跟风投资热门股票,尤其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公司业务的情况下。他警告散户:“你必须慎重,仔细研究资产负债表。公司股票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买入股票的人越来越多’并不是合理的理由。”

林奇指出,为了获得丰厚的长期收益,投资者应该寻找“一家业务好转或有增长潜力的公司”,然后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以确定其是否管理得当,并且没有背负太多债务。虽然一些华尔街的分析师警告投资者,由于美国可能陷入经济衰退,应该继续采取防御性的投资策略,但林奇认为“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关键是要在投资前充分评价每一家公司。

他说:“要知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以来,我们经历了13次衰退和13次复苏。我无法预测未来,但有许多人预期或者预测会发生经济衰退,或许这确实会发生,但我不能确定。”(财富中文网)

翻译:刘进龙

审校:汪皓

*以上内容转载自财富中文网,千龙迁徙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