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的流行源于中国传统的“坐月子”。根据中国数据分析公司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中国月子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3亿元人民币(51亿澳元)。
在澳洲,这类服务越来越受到华裔妈妈们的欢迎。
在悉尼香格里拉酒店新开的一家月子中心,在里面呆上26天的话,费用高达5万澳元。在珀斯的Fraser Suites,同样的天数则需花费约3万澳元。
周先生(Titus Chau)就职于Baby Love Group,该集团在香港经营5家豪华月子中心,其服务模式结合“中国传统”和“现代科学”。
他同时也是澳洲两家服务机构的负责人。澳洲是西方国家中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他说,每个月大约有12名母亲呆在澳洲的月子中心,“我们还计划未来在墨尔本和黄金海岸开展业务,我们的主要客户群都是中高收入家庭。”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住得起豪华月子中心,为了满足散居社区新妈妈们的需求,一些企业应运而生。
其中之一就是为产妇送餐服务。
钱女士(Nicole Chien)在生第一个孩子时,找不到适合她传统产后饮食的优质餐,因此她经营了一家产妇膳食服务公司。
她说,“我是一名注册营养师,在母婴营养领域工作了15年,但在澳洲找不到这样的工作。”
“我希望从传统的坐月子(角度)中吸取好的东西,然后将它们与西方营养相结合。”
在自己坐月子时,她使用了一家台湾公司的产品,之后她决定将一款本地版本的产品引入澳洲市场。
她说,“在最初的几年里,我们的顾客主要是亚洲人,最近我开始注意到很多西方妈妈也在关注,因为在澳洲,我们不仅提供食物和产品,还提供理念和教育。”
半年前,张先生(Yutaka Chang)创办了自己的家族企业“陈妈咪厨房”(Chen Mommy Kitchen),当时他还不知道这家店会如此受欢迎。
张先生每天会为顾客送两顿饭,每餐90至100澳元。由于业务有限,他每天只能为10个人送餐,但他说,他们每天都能接到多达30个新客户的咨询。
他表示,“我们的价格大约是月子中心的十分之一。”
张先生聘请了一名注册营养师来设计菜单,以确保菜品符合澳洲的营养指南,同时也符合中国的饮食文化。
对于那些需要一点额外帮助的人来说,还有另一个选择——月嫂。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月嫂在妈妈“坐月子”期间直接呆在家里,照顾妈妈和宝宝。
30岁的刘女士(Hiro Liu音译)住在墨尔本,去年生完孩子后,她每天支付320澳元,请了42天的月嫂服务。
刘女士说,促使她这样做的是她在澳洲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所经历的文化冲击。当时医院为她准备了沙拉、葡萄酒和冰淇淋,并要求她在分娩后立即洗澡——所有这些都与中国的传统相悖。
然而,刘女士表示,该行业缺乏必要的监管,这给妈妈及其家庭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她说,“我们只知道这个月嫂收费少,那个人收费多,我们还是要自己一个接一个地面试。即使你最终找到了一个月嫂,在她住到你家之前,你也不知道她是否值这个钱。”
*以上内容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走进澳大利亚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