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避雷!连奶酪都没躲过“科技”!当澳洲人学会看配料表之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作为畜牧业大国,遍地牛羊成群,在奶制品这一行业就没在怕的,不过今天咱们不说牛奶羊奶,而是来说说奶酪。

先问问大家,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会看配料表吗?

小饭和很多朋友一样,在买果汁、饮料的时候会习惯性看看配料表,如果有太多添加剂的话,还是会犹豫到底要不要放纵一次。

但是被习惯“宠坏”的,基本上对于奶制品都很放心。

1、碎奶酪和块奶酪,怎么选

不过,奶酪爱好者们,是时候更新购物清单了!

最近网上爆红的视频抖出了包装碎奶酪和自己在家刨的奶酪块之间的“秘密” —— 看完之后,你可能会对超市货架上的碎奶酪另眼相看。

视频中,健康与生活方式达人Danni Duncan拿出了同一品牌的马苏里拉奶酪块和预先碎好的奶酪进行对比。

她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相比于纯净的奶酪块(只有牛奶、奶酪培养物和非动物凝乳酶的简单配方),预先碎好的奶酪里添加了防结块剂(460)和防腐剂200(即山梨酸)。

Danni告诫道:“有人可能觉得,‘碎的奶酪更省事儿,反正都一样。’错!大错特错!自家刨奶酪时,它们会自然地粘在一起,而商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产品更耐放,不得不加入这些‘小帮手’。”

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来超过300,000次观看和300多条评论,很多粉丝表示自己之前对这两者的成分差异完全不知情。

食品安全专家Edward McCartney也来解释这两种添加剂的必要性,他表示这是在食品标准新西兰的严格监管下完成的。

“防腐剂是用来阻止霉菌生长,没有它,奶酪很快就会坏掉。防结块剂则用来避免碎奶酪粘连。这些添加剂都是为了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对质量和安全的期待。”

而且,选购奶酪块而非预先碎好的奶酪还有其他好处。一些粉丝在评论中分享,奶酪块通常更便宜,而且味道更佳。

2、面包碎的真面目

还有一个类似于奶酪碎的东西 — 面包糠,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原来,市面上的面包糠不仅仅是面包那么简单。

健康生活博主Tara Louise就来给我们揭秘了。

Tara在逛超市的时候,顺手抓了包Coles最便宜的面包糠(每包 1.70 刀),结果一看成分,直接惊呆了。

原来这小小一包面包糠里,竟然藏着58种不同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明胶、小麦蛋白、醋和南瓜籽等等。

而另外一种稍微贵一丁点的也是Coles自有品牌面包糠,成分就简洁多了,只有小麦粉、盐、糖和酵母四样。

那这种差异是咋回事呢?

原来,便宜的Coles自产面包糠是用超市面包房里各种不同面包的剩余碎屑做的,因此需要列出所有可能用到的面包的成分。

而另一种面包糠是专门制作的,成分自然就少多了。

Tara的发现引起了巨大反响,网友被这神秘的面包糠成分给震惊了。很多人表示,他们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去检查一下面包糠的成分,以为所有面包糠都是一样的。

所以下次买面包糠前,别忘了瞄一眼那成分列表,你可能也会有新发现哦!

3、澳洲食品包装怎么看

最后就是咱们的科普时间啦!澳洲食品包装其实非常复杂,但是详细的标签信息可以了解到实际购买的是什么,包括每一种成分。

食品标签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Nutritional panel营养成分表

Percentage labelling成分百分比标签

General identifying information一般识别信息

Allergy and intolerance information过敏和不耐受信息

Date marking日期标记

Ingredients list成分列表

Weights and measures information重量和尺寸信息

Additives添加剂

Directions for use and storage使用和储存指南

Legibility requirements可读性要求

Country of origin原产国

Nutrition and health claims 营养和健康声明

营养成分表是标签上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标准的方式来比较类似的包装食品。它可以让消费者一眼知道产品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钠的含量。

百分比标签要求食品标签必须显示关键成分在食品中的百分比。比如,如果一个产品被称为草莓产品,制造商必须告诉我们里面有多少草莓。

成分列表按照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提供食品中的成分,长长的成分列表可能表示更“高级别”的加工,或称为”超加工”。

制造商在这一部分使用的术语也需要消费者敏感地识别,比如糖可能被称为“蔗汁晶体”或甜味剂可能列为“梨汁”。

原产国、过敏原信息、以及食品如何使用和储存都是食品标签上的重要信息。营养和健康声明也受到监管,确保它们的准确性。例如,如果某个产品声称“含有钙”,那么它就必须含有钙。

有时候,澳洲食品添加剂会用代码的形式进行标注,结尾附上food standards官网,大家在可以以此作为更详细的对照哦~

https://www.foodstandards.gov.au/consumer/additives/additiveoverview

*以上内容系网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转载自吃饭吧,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