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来了澳洲!」华人女性自陈在澳饱受种族攻击

单惠(音译,Hui Shan)每天都撑着伞去上班,但既不是为了遮阳,也不是为了挡雨。这位38岁的女性撑伞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攻击和辱骂。

单惠出生在附近的一个小镇。2019年,她与丈夫搬到。每天,她都要从位于Sandy Bay的家前往北郊的办公室,路程约10公里。这是一段让她感觉漫长而恐惧的上班路。

“今年三月,有两个青少年,其中一个骑着滑板车,经过我的办公大楼,”她说,“我走了两步,正要进去,其中一个就对我大喊『中国佬』,然后…用罐子砸我。”

对单惠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她说她经常被青少年拦下,向她要钱,然后在她回应时嘲笑她的英语。

单说:“5月22日星期三,我还记得那一天,我上班有点迟了,所以我走得很快,到了大楼。在路上,我看到有10个青少年走在我前面,于是我试着放慢脚步,因为不想引起他们注意。但有个女孩回头看到我,然后开始对我大喊大叫。她对我说『中国佬』。我告诉她『没有这个词,如果你想侮辱我,起码先学学中文什么的』。但她一直嘲笑我,讥讽我的发音,其他人也跟着嘲笑我。”

她说的最后一个词是“贱人”。

单惠说,告诉她,他们已对这两名青少年提出口头警告,并威胁要联络他们的父母。“但之后警方什么都没做。他们甚至没有问我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她说,“法律真的很宽松,你们得制定更严厉的措施和法律来对付青少年犯罪。整治仇恨犯罪花不了多少钱。”

警方表示,尽管种族仇恨犯罪的举报并没有增加,但青少年犯罪却有所上升。代理督察克鲁格(Jason Klug)表示,这大多仅限于一小部分累犯。

他说,青年犯罪干预小组(Youth Crime Intervention Units)正在与年轻犯罪者接触,并有一名督察专门负责与塔州多元文化委员会(Multicultural Council of Tasmania)等社区团体接触。

尽管单惠的工作地点就在就在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隔壁,但她却不敢离开办公室去外面吃午餐。

她鼓励其他人在看到种族辱骂事件时挺身而出——如果他们觉得这样做安全的话。“如果他们觉得不安全,就应该报警,”她说,“在我的经历中,当天只有一位计程车司机目睹事情经过,我猜他也是一位。他没有为我挺身而出。我不怪他,因为他也很容易受到青少年的攻击。”

警方表示,反社会行为的目击者和受害者应尽快远离该地区并报警。

单惠说,日复一日的恐惧已经影响到她的心理健康。她说:“我来这里学英文,试着融入社会,但那些对我大吼大叫,要我回中国的人,让我有时候甚至都后悔学了英文。也许如果当初我去另一个国家,我可以过得更好。”

*以上内容系网友Max说澳洲自行转载自1688澳洲新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