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超8000澳人被骗!诈骗风暴席卷澳大利亚银行业 监管机构隐瞒真相惹众怒

2024年10月28日 12:49

今年,银行冒充诈骗案件激增,已有超过8000名澳大利亚人成为此类骗局的受害者。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该国消费者监管机构——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拒绝透露哪些银行和客户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此举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尤其是那些因诈骗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客户。

Laura Embry(右)是数千名诈骗受害者之一。她的父亲加里对Laura的遭遇感到愤怒。来源:西蒙·施卢特

根据Scamwatch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一家未透露姓名的澳大利亚银行有近3000名客户报告遭遇了银行冒充诈骗。相较之下,其他几家银行的客户则未因类似骗局而损失分文。

Scamwatch的数据来源于公众举报,但根据其网站的信息,约有三分之一的骗局未被举报。这意味着实际受影响的澳大利亚人数量可能远远高于已知数据。

尽管诈骗案件数量惊人,ACCC却一再拒绝公开具体银行的名称。在回应信息自由请求时,ACCC辩称,披露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其国家反诈骗中心获取机密信息的能力。

ACCC的FOI决定中提到:“考虑到公共管理和信息透明,以及所要求文件中第三方(银行)的利益。我更加重视这些材料是由第三方自愿提供的,披露可能会损害国家反诈骗中心未来获取类似信息的能力。”

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首席执行官Stephanie Tonkin对此表示不解。她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客户需要为诈骗损失买单,公开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帮助人们预防诈骗或尽早意识到自己被骗。

Laura Embry是数千名受害者之一。去年7月,一名冒充Bendigo Bank“金融犯罪团队”成员的骗子打电话给她,称其账户被盗用。这名27岁的女子随后被骗走了38,600

骗子使用Bendigo Bank的真实1300号码发送信息,令Laura信以为真,并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尽管Bendigo Bank后来偿还了部分款项,Laura仍损失了29,800澳元。

澳大利亚金融投诉管理局的裁定认为转账是经过授权的,Laura对银行缺乏支持感到极度失望。她说:“我爸爸努力工作,确保能给孙子孙女留下一些钱。奶奶也一直说要为孙子孙女做点什么。这一切损失真是令人深感悲痛。”

Laura的父亲加里·恩布里对此愤愤不平。他认为银行在使用OSKO实时支付系统时未能尽到保护客户的责任。“如果资金转移延迟12小时,劳拉的所有资金都可以取回,但他们却选择使用OSKO系统,”他说。

尽管Bendigo Bank拒绝就具体案件发表评论,但该行最近推出了一种名为“NameCheck”的系统,以帮助发现和阻止客户向非预期收款人汇款的情况。

*以上内容系网友Max说自行转载自1688澳洲新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