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发!中国突然严查境外报税,小心秋后算账
跨国赚外快不申报?
小心税务部门”秋后算账”!
近期,中国多地接连曝光境外收入补税大案,有人被追缴超百万!
2025年3月26日,山东、上海、浙江三地税务部门在同一天“默契”发布通告:境内居民张某、陈某、陈某某因境外收入未申报,分别补税126万、18万、12万,附带滞纳金。
网友戏称:“这是全国税务系统约好的‘跨国追薪日’?”
过去税务稽查,靠的是“查发票、翻账本”;现金税四期完全落地之后,税务直接靠“大数据治税”,你的公户转账、私卡流水、社保人数、甚至业务数据,全在税务局的监管之下。
比如,你公司申报了100万收入,但老板个人卡里突然多出200万且未申报个税,企业关联人个人账户流水异常,系统立马触发预警。
说白了:税务局现在不看你“怎么报税”,而是用大数据倒推“你应该交多少税”,但凡有出入,税务系统马上预警!
通过”五步工作法”精准追踪,四地税务机关近期接连曝光跨境税务稽查典型案例。境内居民陈某、张某、陈某某、孙某某分别因未申报境外收入,在上海、山东等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8.48万元、126.38万元、12.72万元和141.3万元。
这些案件释放明确信号:中国正通过税收大数据与CRS国际协作,构建起覆盖全球收入的税务监管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实行全球征税制度,税务居民所有境内外收入均需申报。税务机关通过CRS(共同申报准则)已与100多个国家建立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机制。
若中国税收居民在澳大利亚持有存款账户,当地金融机构须向澳税务当局报送账户信息,再经CRS通道传回中国。涵盖范围包括银行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八大类金融资产,账户余额、投资收益等关键信息均无所遁形。
早在2019年,《彭博社》就披露中国开始对境外公民收入实施税务追溯。
近期香港、新加坡等地中资机构已要求员工补报2019年度收入,预示着跨境税务合规进入深水区。
以上海陈某案为例,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疑点,经”风险预警-数据比对-约谈核实-政策辅导-限期整改”五步流程,最终追缴18.48万元税款滞纳金。
前段日子,中国将征收海外富人税的消息,也引起了很多海外华人的关注。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全球征税”一直有政策依据,但执行力度有限。但现如今,箭已离弦,该来的还是来了…
如果你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哪怕没有正式住所,也会被认定为“税收居民”。
最简单的总结就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居民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1.居民个人:在中国大陆有固定居所
2.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大陆无住所,
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在内在中国累计满183天
在成为税收居民后,无论是在中国境外哪个国家有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上面所提到的境外收入,包括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劳动报酬、投资回报,包括存款利息、股息,及出租出售物业等收入。
作为税收居民,在境外的收入同样需要依法申报、缴纳个税。
这一标准从2019年开始实行,已成了全球收入征税的基本原则。
根据现行法规,居民个人需在境外所得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完成申报。
税务机关特别提醒:对于存在涉税问题的纳税人,将采取”提示预警-督促整改-约谈警示”渐进式管理措施。但若拒不整改,将面临从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的加收,到涉嫌偷税漏税的刑事责任追究。
目前全国电子税务局已开通跨境税收服务专栏,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在线办理境外所得补申报。
这场席卷全球的税务合规风暴,正深刻改写跨境财富管理规则。
随着CRS信息交换网络日趋严密,境外收入”隐身术”已彻底失效。
税务部门建议持有海外资产的纳税人,务必在2024年度汇算清缴截止前完成自查,避免因小失大酿成法律风险。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发现澳洲,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