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互撕,校长躺枪?西澳校长求助:我太难了
在西澳,一些看似琐碎的家庭纷争,比如“今天谁来接孩子放学”,正令校方头疼不已。面对愈发复杂的家庭法律问题,不少校长发现自己被夹在争执双方之间,纷纷向教育部门寻求指导和支持。
根据WA Primary Principals Association(西澳小学校长协会)的主席Niel Smith透露,几乎每周都有成员向他求助,来咨询如何处理与家庭法相关的问题。
“过去六个月,WAPPA一直在与教育厅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处理家庭法律事务的工作小组,”他在协会最新通讯中写道,“我们深知这类问题的复杂性,也理解校方在应对时常常陷入两难的困境。”
Smith表示,希望工作小组最终能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校长和家长的政策和参考资源,协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这类问题。
在接受《The Sunday Times》采访时,Smith进一步指出,许多校长不得不亲自判断如何在校内执行家庭法相关命令,例如法院出具的育儿安排、限制令,或是儿童独立律师的特别请求。
争议焦点常常包括:究竟哪个家长有权为孩子报名入学?谁可以查看孩子的成绩单?谁能参加学校活动?谁来接孩子放学?
“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但如今学校面临的请求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家长根本没有法律文书作为依据,”他说,“校方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孩子安全,因此在没有法律背景的情况下决定是否交接孩子给某位家长,确实会令人担忧。大家都想做对的事情,但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提出的请求是否合理。”
“最终,我们希望建立起一种更加安全、明确的协作机制,让学校和家长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对立的一方。”
珀斯知名家庭法律事务所Leach Legal的CEO Catherine Leach也透露,她常接到校长的求助电话,请她就家庭法律问题提供建议。
“我经常在周五下午接到学校来电,说‘孩子现在在办公室里,两个家长都在外面,一个说他有法院命令,另一个说那不是有效命令’,”她说。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会建议学校先把孩子安排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避免他直接看到父母的争执。”
Leach指出,家长之间的限制令也会带来挑战,尤其是在一些共同参与的校内活动中,比如运动会,“如果两个互相有禁令的家长同时出现在学校,就可能引发冲突。”
“法院现在非常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因为过去发生过不少悲剧,法官们往往会采取更谨慎的立场,倾向于颁发限制令——也因此,类似的限制令现在更多了,这类情况也随之增多。”
西澳教育厅学校副厅长Steve Watson证实,教育厅正与小学和中学校长群体密切合作,以应对学校方面收到的家庭纠纷请求数量不断上升的问题。
“我们正在为校长和教师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同时确保校园内依旧是一个安全、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他说。
“目前,我们正在探讨包括新政策制定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方案,未来还将发布帮助学校与家长协同合作的相关资源和指引。”
他补充道,在这一政策最终出台前,学校可以向所在教育区域办公室或教育厅法律事务部门寻求专业建议。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最西澳,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