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超60%企业用AI招聘,新移民和女性恐被“淘汰”
(图片来源:ABC)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之一便是招聘领域。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越来越多的澳洲雇主开始使用AI招聘系统来筛选和挑选求职者,希望通过简历扫描和语言评估等尖端技术来实现甄选工作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然而,墨尔本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这种技术可能存在严重的歧视风险,尤其是对边缘化的群体。AI招聘系统的运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求职者提交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分类、排名和评分”。
雇主们认为这一过程能有效节省招聘所需的时间和金钱,因为AI程序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的筛选。
这样一来,只有通过了AI筛选的求职者才会被推荐到人工面试的阶段。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理想而又公正的过程,但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墨尔本大学研究员Natalie Sheard指出,AI招聘系统可能“启用、强化和放大”对已被边缘化群体的歧视。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训练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偏见会导致对女性、残疾人、来自非英语背景的群体以及年长求职者的不利对待。
(图片来源:ABC)
例如,一些系统使用的面部识别技术会根据面部特征和动作来评价求职者的行为和个性,这很可能加重了对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目前,在澳洲,约有62%的组织“广泛或中度地”将AI作为招聘流程的一部分,然而,却没有相应的法律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
AI本应消除人类在招聘过程中的偏见,但实际案例却显示出相反的情况。例如,美国的亚马逊公司曾开发过一套AI招聘系统,结果显示出性别歧视的倾向。
这个系统在筛选简历时,学会了对包含“女性”一词的简历进行降级。这一偏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系统是基于过去申请者的数据进行训练的,而这些数据本身就具有性别偏见。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案例也证明了AI招聘系统可能引发的歧视问题。在美国,有求职者因为背景不同而遭到AI系统的不公对待。
(图片来源:ABC)
例如,一名原住民背景并有听力障碍的女性在经过一次自动化的视频面试后未能获得晋升,这引发了对系统性歧视的质疑。
面对这些隐患,澳洲尚未见到类似的法律行动。不过,负责审核就业决策的Merit Protection Commissioner在发现一个自动化招聘系统导致优秀的申请者错失机会后,已经为公共部门的雇主提供了指导。
该专员发现,这些系统在没有人工干预或审核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重大错误。为应对AI招聘工具可能带来的歧视风险,Sheard建议,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其公平性和透明度。
一些组织甚至呼吁完全禁止使用这种AI系统,尤其是在尚无合适法律框架来保障求职者权益的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对AI技术进行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
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这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律,以规范AI的使用。在澳洲,政府也正在考虑是否引入类似于欧盟的法律对AI技术进行全面监管。
(图片来源:ABC)
Sheard还指出,现有的反歧视法律也需进行审查,以确保这些法律能够适应包括AI招聘工具在内的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这就要求法律不仅要考虑传统的歧视形式,还要覆盖由于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不公平对待。
AI招聘技术的应用无疑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平衡,是目前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只有在严格的法律监管和伦理约束下,AI技术才能真正为社会带来正面的改变,而不是成为新的歧视工具。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大澳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