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25个街区富豪扎堆,收入惊呆澳洲网友

如果你觉得年薪百万已经是“人生赢家”,那你可能低估了边那群真正的“顶级玩家”。根据一份对官方收入数据的分析,

收入最高的那1%人群,年均收入超过500万

而在全悉尼有25个街区,最富有的1%人群的年收入都超过了200万澳元!

冠军街区是谁?

答案是Bellevue Hill!

这里最顶尖的1%居民,平均年收入竟然高达750万澳元。紧跟其后的是隔壁的Rose Bay-Vaucluse-Watsons Bay,收入也达到了640万澳元。

而在悉尼CBD北部的Millers Point和Barangaroo 一带,也有一批高收入“金领”,平均年收入约520万澳元。

对比一下全市平均水平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悉尼全体收入者的平均年收入是82,000澳元

年收入中位数是58,200澳元

而全悉尼最富有的1%人群,平均年收入达到了105万澳元

为什么最富有的1%人群喜欢住在港边?

城市经济学家Terry Rawnsley一语道破天机:“有钱人喜欢海港景,住这儿还能传递一个信号:我很成功!”对,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在展示地位和实力。来看看几个具体数字有多惊人:Bellevue Hill的顶级1%只有108人,他们一年就赚了 8.12亿澳元;

在高档住宅密集的Mosman(邮编2088),前1%的215人总收入也达到了9.33亿澳元。

这些数据都来自的2021-22年税务记录,只统计了税前个人收入,还没包括房产、股票这些“隐形财富”!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这些富人区的房价也高得离谱。

在Domain的房价报告中,Bellevue Hill 的中位房价是全市最高:963万澳元;紧随其后的Vaucluse地区,也高达730万澳元。

不过有意思的是,不是所有富豪都爱港边风景线。悉尼的西北,比如Dural-Kenthurst(年均260万) 和Glenhaven(190万),也吸引了不少高收入者。

研究员Mark McCrindle解释说:“不是人人都要海港和沙滩,有些人就想要大房大地,这种空间感是要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这些“金字塔顶端”的收入数字听起来令人咋舌,但也暴露出另一个现实问题:贫富差距拉大,

悉尼成最不平等首府城市

数据显示,在悉尼,收入最高的1%人群,占据了全市12.8%的总收入(比上一年还涨了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是10.8%,只有9.1%,全国平均为10.3%。

可以说,悉尼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而且比其他城市都更明显。

其实,不止城市,偏远地区也有“超级富豪村”:比如在Upper Hunter的Scone,最富的1%人群平均年入达420万澳元!

在拜伦湾附近的Bangalow和Robertson-Fitzroy Falls区,也都有接近 160万澳元的顶级收入。

全国最夸张的富人区是的Cottesloe,那里的前1%年均收入是惊人的1600万澳元!有钱程度直接翻倍。

最后提醒一句:这些收入平均数,其实很多时候都被超级富有的“前0.1%”拉高了。也就是说,一两个超级赚钱的企业家,就能把整个街区的收入水平“抬上天”。

在悉尼这座光鲜亮丽的大都市背后,是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一边是坐拥港景、动辄年入几百万的顶尖富豪;另一边,则是为房贷、生活成本焦头烂额的普通打工族。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供给、基础设施和财富分配问题,那么“最宜居城市”的美誉,恐怕也难以掩盖“最不平等首府”的现实。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资讯,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