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大中国留学生多人被打!总领馆连发紧急提醒

2025年05月24日 16:17

一起请愿,让正义不再因年龄打折!

的青少年犯罪,放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恶名远扬”。

未成年人的身份,成为了他们在澳作恶时最大的保护,让他们做起恶来,往往是真的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且还在越来越甚,越来越狠。

过去可能不幸与他们遭遇,也就是飙飙脏话,整点小偷小摸那一套。

现在却是动辄就是一顿拳脚相加,匕首、砍刀、甚至是枪,也是说来就来。

而更让我们华人头疼的是,就在最近,这些青少年团伙还将拳头专门对准了我们这些华裔面孔,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实施暴力袭击!

从Eastgardens的儿童公园到Redfern的街头,从华人夫妇到,暴力事件频发,上万人联署请愿,连续发声。

也真的是到了该和青少年犯罪做个了解的时候了!

01、华人夫妇被8名青少年围殴

5月21日下午5点15分,Eastgardens 的 Oscar Place 小区外,42 岁的 E 女士和丈夫像往常一样准备接孩子,却在 Chauvel Green 儿童游乐场附近遭遇噩梦。

一名 14 岁左右的少年突然冲上来辱骂E女士和她的丈夫,随后一群年龄在 12-15 岁的青少年从四面八方涌来。

E 女士被从背后拽倒在地,头部和面部遭持续脚踢,大概被她们打了2-3分钟,据E女士表示:“她们用衣服盖住我的头,根本站不起来,而且人太多,根本无法还击。

我感觉至少有 10 个人在打我。”

她的丈夫试图护妻,却被拳头击中眼睛和面部,直到一名遛狗路人喝止,施暴者才四散逃离。

经医院诊断,E 女士手指骨折、全身多处淤青肿胀,视力受影响,丈夫也因脑震荡需持续观察。

“他们边打边喊脏话,路过的白人却没事,这就是针对华人的攻击!”E 女士悲愤地说。

这件事也给她带来了心理阴影,现在她特别害怕出门。

而像这样恐怖的时间,在最近已发生过多次!

02、中国情侣、留学生接连遭袭

这场危机早已超出偶发范畴,多名受害者证实,同一伙青少年长期在东部作案,且目标明确针对

1. 留学生夜归被踹脸致脑震荡

5 月 16 日晚 11 点 23 分,留学生 Ami 骑行至 Redfern 时,被 6 名青少年从暗处冲出踹倒。

“第一脚就踹在我脸上,留下了鞋印,接着他们围着我踹头。”Ami 倒地后被共享单车压住,左眼受伤、轻微脑震荡!

Ami事后回忆称,袭击者有6、7名,都是年龄在10到14岁的西人青少年。

报警后却被告知:“未成年人即使被捕,少年法庭也可能无罪释放。”

2. 情侣街头遭乱石爆头

5 月 18 日,Jay 和女友在 Eastgardens 的 Finch Dr 步行时,突遭一名青少年冲他们大骂,并且用鹅卵石猛砸两人头部。

“石头砸在头上发出‘砰’的声响,接着十几个人冲过来,把我们按在地上打。”Jay 回忆,他们专攻头部,导致他后脑勺肿起多个包,嘴唇撕裂出血,腿部淤青……

虽然Jay也报了警,但警察到场后只说:“下次再受到袭击时应即刻报警。”态度十分敷衍。

3. 目击者曝 “只攻击中国人” 言论

据报道,以上所发生案例都是被同一群青少年袭击,且攻击目标都是亚裔。

在 Green Square 麦当劳,目击者 Emma 看到这群青少年对华人竖中指、吐口水,甚至叫嚣 “只对中国人动手”。

当她拿出手机录像时,被施暴者发现了,于是对方对Emma说各种脏话,甚至

恼羞成怒扔椅子、铁桶,“他们就是认准了我们不敢惹事。”

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他们没办法。”

一名受害者无奈表示,许多人因担心签证问题不敢自卫,形成 “施暴者无忌惮、受害者不敢反抗” 的恶性循环。

03、华人社区万人联署请愿

暴力事件在中文社媒刷屏,愤怒的华人不再沉默,一场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迅速展开。

1. 线上请愿掀高潮

在Change.org发起的请愿活动中,截至发文前,已有 15,857 人联署呼吁改革青少年法律,要求 “取消对未成年施暴者的过度保护,将种族动机纳入量刑”。

请愿者留言:“当‘孩子’成为暴力的挡箭牌,法律就成了受害者的枷锁。”

【请愿链接:https://chng.it/FZWnrSJnTG】

2. 线下抱团织密安全网

数百名华人自发组建 “安全互助群”,在 Eastgardens、UNSW 周边巡逻,分享实时预警。据网友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当施暴者躲入肯德基后厨时,数十名华人聚集店外要求其出面。

华人网友表示:“我们不是暴徒,但也绝不任人宰割。”

3. 受害者呼吁:别让恐惧成为常态

“大家不敢自卫,怕影响签证;不敢发声,怕遭到报复。”Ami 指出,这种心理被施暴者利用,“他们知道我们顾虑多,才会变本加厉。”

目前,已有 数十名受害者加入维权群,更多人通过微博、小红书分享遭遇,话题 #StopAsianHate 阅读量超百万。

04、总领馆和澳洲警方紧急介入

事件引发中澳官方高度关注,但警方司法处理的滞后性引发争议。

1.总领馆连发两条提醒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连发了两条公告。

先是表示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暴力行为,表示将尽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领区中国公民正当权益。

同时,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新闻和时事动态,留意所在区域治安状况,强化个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尽量减少夜间出行。如遇突发情况,及时拨打澳大利亚警方紧急电话 “000”;如有需要,可联系驻悉尼总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

澳大利亚报警电话:000(紧急情况);

澳大利亚警方求助电话:131444(非紧急情况);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热线:+61-2-95505519。

2.新州警方逮捕七名施暴者

这一事件引发强烈反响后,目前新州警方和政府这边也终于都有了具体动作。

截至目前,已有7名涉案的青少年被抓!

新州议员李逸仙也对最近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发表声明,表示这件事引起了华人社区巨大的愤怒和不安。

他已与新州司法部长进行交谈,对方承诺会高度重视此事。

李逸仙表示,新州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安全,不允许发生针对任何人的暴力行为。

同时也提醒华人要合法保护自己,但还是要将抓捕罪犯的工作交给警察。

这场危机无疑暴露出澳洲青少年司法体系的深层矛盾:年龄豁免的争议:根据《青少年犯罪法》,10-17 岁未成年人可享受司法豁免,轻则警告,重则拘留但不留案底。此次被捕的 12 岁女生,即便定罪也可能免于监禁。

种族歧视的隐形门槛:受害者需自行举证 “种族动机”,但语言障碍、取证困难让多数案件止步于 “普通袭击”。

社区治理的缺位:Eastgardens 居民早有投诉,但警方长期未采取针对性巡逻,导致团伙做大。

05、华人自保指南:警惕、团结、维权

面对持续威胁,在澳华人需掌握以下生存策略:1. 危险区域预警

高风险时段:下午 3 点 – 6 点(放学后)、夜间 10 点后;

重点区域:Eastgardens 的 Oscar Place、Chauvel Green 公园、UNSW 校园周边、Redfern George Street;

避险建议: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公园、公交站,购物选择人流密集时段。

2. 遇袭应对三原则

不激怒,巧取证:保持冷静,避免肢体冲突,暗中开启手机录像(优先拍摄施暴者面部、衣物特征);

速报警,留证据:拨打 000 时清晰说明 “种族歧视攻击”(Racial attack),要求警方记录案件编号;

联领馆,寻支援:遇警方不作为,可联系总领馆协助沟通,或通过华人律师协会(如 ACLA)寻求法律援助。

3. 长期维权路径

参与请愿:通过链接联署,要求立法明确 “种族动机攻击” 加重刑罚;

数据留存:建立 “反亚裔暴力” 数据库,统计袭击时间、地点、特征,为警方和议会提供决策依据;

文化发声:通过本地媒体、学校活动普及反歧视理念,打破 “华人好欺负” 的刻板印象。

总之,华人不惹事,但绝不怕事!当青少年暴力披上 “年龄” 的外衣,当种族歧视躲在 “未成年” 的背后,我们必须用团结和法律的力量捍卫权益。

最后,记得转发扩散,让更多同胞警惕危险;联署请愿,让正义不再因年龄打折!

*以上内容系网友Max说澳洲自行转载自圈儿,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