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研究:经常喝这类咖啡可能会增加眼部疾病风险
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喜欢喝即溶咖啡的人注意了!
近日,一项由中国研究人员主导的研究发现:即溶咖啡与一种眼部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部病变(AMD)——之间存在关联。
研究发现,经常喝即溶咖啡的人,患年龄相关性黄斑部病变(AMD)的风险可能比喝其他类型咖啡的人高出近七倍。
黄斑部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视网膜中心小区域(黄斑)逐渐退化,患者会出现视线模糊、中央视力扭曲,严重影响阅读、驾驶甚至辨识人脸的能力。
研究人员,即溶咖啡与这种眼部疾病之间的关联,原因可能在于即溶咖啡的加工方式。
即溶咖啡在制作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名为丙烯酰胺(acrylamide)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一旦进入人体血液,可能对视网膜造成伤害。
主导这项研究
的眼科医生Qi Jia表示:“即溶咖啡可能会增加罹患年龄相关性黄斑部病变的风险,减少摄入量或许有助于预防此类眼疾。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人群的人,应尽量避免饮用即溶咖啡。”
据介绍,有以下几类特征的人属于黄斑部病变的高风险人群:有家族病史、超重、吸烟、高血压,以及拥有蓝色或绿色眼睛的人(由于色素较少,更易受到阳光伤害)。
不过,研究人员特别提到,他们的研究采用的是观察性方法,并不能证明即溶咖啡会“导致”黄斑部病变。
研究数据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及芬兰FinnGen数据库,涵盖大批来自英国和芬兰的参与者。
这项研究并非直接调查研究对象的饮用习惯,而是通过基因分析推测出参与者更倾向于喜欢哪种咖啡——苦味浓烈型还是顺滑型,以及他们是否对咖啡因耐受。
此前有研究发现,人们的咖啡偏好与遗传基因有关,也会影响他们对咖啡因的耐受程度。
研究团队将参与者按基因偏好分为“即溶咖啡”、“现磨咖啡”及“无咖啡因咖啡”三组,并分析其与黄斑部病变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基因偏好为即溶咖啡的参与者,患干性黄斑部病变的风险增加了692%,患湿性黄斑部病变的风险也增加了159%。
即便是偏好无咖啡因咖啡的人,患干性黄斑部病变的风险也高出80%,尽管这一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年满50岁后由医生确诊的病例,才被纳入统计范畴。
整项研究涵盖了7,600名干性AMD患者和5,900名湿性AMD患者。
目前黄斑部病变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早期发现与营养补充(如维生素C、E和锌)以及针对湿性AMD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减缓病程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并不是说即溶咖啡和黄斑病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也强调仍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本次发现。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微生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