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暑假终于要开始了,孩子们纷纷离开校园,开启假期模式。对于英国未来国王——12岁的乔治王子来说,此时距离他“小升初”只有一年时间了。
在此之前,乔治的父母,也就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对将乔治送入哪所中学似乎一直举棋不定。
有消息称,这几年,威廉和凯特曾秘密考察过包括伊顿公学、马尔伯勒学院和海格特学校等数所名校,只为找到最适合乔治的中学。
今年1月初,英国媒体发布消息称,威廉夫妇最终为乔治王子选定了凯特的母校——马尔伯勒学院作为升学目标。本以为乔治王子的择校之路已尘埃落定,然而,事情又出现了反转。
有新的爆料称,4月的复活节前,威廉夫妇再次造访了威廉王子的母校——伊顿公学。由此也引发了英国各路媒体新一轮的猜测和报道。
一边是老爸威廉王子坚持让乔治子承父业,去他当年就读的伊顿公学;另一边是老妈凯特王妃力荐的母校马尔伯勒学院。
乔治王子将于2026年9月正式入读伊顿公学。
图片来自《每日邮报》网站
但只要英国王室没有官宣,乔治王子最终进入哪所中学还没有最终定论。关于四代英国王室的教育理念的变迁,可以查阅精英说的往期文章:女王没上过学,戴妃成绩差要补考,四代英国王室的教育变迁说明了什么?
威廉和凯特在择校问题上互不相让,看似是对教育理念的争执,其实背后藏着的,是对孩子性格塑造、成长方式以及未来发展的深层考量。
丰富多元vs独立坚韧
早前有报道称,凯特王妃一直希望乔治王子能进入她的母校马尔伯勒学院。
正是在这里,凯特度过了大部分的中学时光,从一个缺乏自信的女生成长为耀眼的校花。
其实在中学阶段,凯特先是进入了英国顶级女校唐屋女子中学,但却“因为过于完美”,受到其他女生的“戏弄”。
加上凯特觉得这所学校的学习节奏太快,又没有开设她喜欢的曲棍球项目,导致她一度郁郁寡欢。凯特的父母决心让其转学,几番考察之后把她转入了马尔伯勒学院。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与单一性别的唐屋女子中学不同,这是一所男女混校。在进入马尔伯勒之后,凯特逐渐找回了自信,无论在学业还是运动上,她都表现出色。
图片来自网络
凯特是学校曲棍球队的队长,还和朋友一起成为了网球队的联合队长,并在游泳、跳高、篮球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优秀,所有科目都是A。
同学形容她“头脑冷静,受欢迎,有才能”。凯特还是学校的“人气学生” ,并在毕业纪念册上被评为 “最可能被大家喜欢的人” 。
正是因为这段亲身经历,让凯特更倾向于为乔治选择混校。的确,有研究表明,男女同校的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也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全面的人际交往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一直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摆脱“继承人”或者“备胎”这种固化标签,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据知情人士透露,乔治王子性格较为内向,凯特认为伊顿公学相对“古板”和“保守”,而马尔伯勒学院才是更适合乔治发展天赋,学会与人相处的地方。
如果乔治入读这所学校,也意味着未来他与夏洛特公主和路易王子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样,“王室三宝”就可以一起从目前三人就读的兰布鲁克学校顺利过渡到马尔伯勒学院。正如凯特当年也曾与妹妹皮帕、弟弟詹姆斯一同就读该校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威廉的考量也有他的道理。
当年,身为王储的查尔斯把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相继送入了自己的母校——全英“最强男校”伊顿公学,这里也是戴安娜王妃父亲和哥哥的母校。
图片来自网络
伊顿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私立教育的象征之一,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
在伊顿公学就读的五年里,威廉不负众望,“文体两开花”。他成为了游泳队的队长,水球和足球也玩得不错。
图片来自网络
周末,他则会回到温莎城堡,与祖母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一同喝茶、讨论国家和宪法义务。
伊顿的朋友圈也盛产名流政客和明星学霸,这里培养出了20位英国首相,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昵称“抖森”)和作家乔治·奥威尔也都是该校校友。
在伊顿时,威廉就与埃迪·雷德梅恩(英国演员,昵称“小雀斑”,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是橄榄球队的队友。可以说,威廉与伊顿的感情相当深厚。
图片来自网络
与哥哥威廉王子在伊顿的“如鱼得水”相比,哈里王子在伊顿的经历则稍显坎坷。
他在回忆录《备胎》中写道:“伊顿是天才男孩的天堂”,对他而言则“简直就是炼狱”。
在伊顿期间,哈里的运动天赋也被充分挖掘,他参加过马球和橄榄球比赛。
但哈里的一名前老师曾声称他是“差生”,需要在学校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作弊”才能取得好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这一说法被伊顿和哈里双双否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哈里的毕业成绩单并不十分“亮眼”。
2003年,他毕业的地理成绩为D,艺术为B。也许哈里也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他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前往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成为了见习军官。
总而言之,威廉在伊顿的这段经历让他坚信,伊顿独特的教育体系能塑造出坚韧、独立、有领导力的男孩,尤其像乔治这样未来要承担起王室重任的孩子。
此外,伊顿的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离乔治所住的温莎阿德莱德别墅非常方便,只要20分钟车程。而马尔伯勒学院则位于威尔特郡,两地车程要1.5个小时。
最重要的是,据知情人称,乔治更希望追随父亲威廉的脚步,入读伊顿。
从以上几个角度考量,乔治入读伊顿几乎是顺理成章之事。
图片来自网络
消息人士表示,现在伊顿公学内部已经洋溢着一片“得意洋洋”的气氛。消息人士甚至对媒体放话称:“感觉像是‘我知道点什么,伊顿的人也知道点什么,但我不会告诉你。’”
如果真如消息人士所说,乔治王子入读伊顿公学已是板上钉钉,那么,现在大家就只等着英国王室的一纸官宣了。
“灯塔型妈妈”vs“割草机妈妈”
其实,不仅仅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在教育理念上大相径庭,同为“平民王妃”的凯特与梅根也有不小的区别。
英国媒体 Express.co.uk 曾采访了两位育儿专家,探讨凯特和梅根在育儿风格上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出两位母亲照顾孩子的不同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
被称为“妈妈管家”的蒂凡尼·诺里斯(Tiffany Norris)是一位产后护理专家,曾与众多名人和世界各地的王室成员有过合作。
在谈及她观察到的凯特和梅根的育儿特点时,蒂凡尼说:“凯特是一位亲力亲为、敏感又温暖的妈妈。她在温柔和设立界限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
蒂凡尼把凯特形容为“灯塔型妈妈”,她为孩子们指引方向,但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尝试,从而学会独立。
图片来自网络
而梅根,则被蒂凡尼称为典型的“割草机妈妈”。她解释道:“梅根是一位非常现代的母亲,她会亲自上阵,确保为孩子们清除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Guide Plus的育儿专家里昂·哈迪(Leon Hady)认为,和梅根一样,凯特对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视。
他说:“凯特和梅根都公开谈论过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性,这一点也体现在她们与孩子相处的日常中。”
里昂从凯特和梅根与孩子们的照片中明显看出,她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深厚感情。
凯特曾经聊到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和玩耍的重要性。凯特的照片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并蹲下来与他们保持眼神平视,这让孩子有安全感,也知道妈妈正在全神贯注地陪伴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地,从梅根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她将年幼的阿奇紧紧抱入怀中,这种保护姿态表明她非常重视孩子的隐私,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努力创造一个尽可能正常的成长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与普通人相比,从财力和资源上说,凯特和梅根都有更多优势,但蒂凡尼强调,不论一个人身份如何,“做母亲都是一件让人感到害怕的事情”。
“人们可能会以为,既然你是公众人物或者你很有钱,那当你迎来新生儿时就一定能获得所有的帮助。” 蒂凡尼坦承,“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名人父母就能避免受到成为新手父母的情绪困扰。”
蒂凡尼曾在凌晨三点接到名人客户的电话,她们哭着问她,自己的宝宝到底有没有喝够奶,或者她们买的婴儿背带是不是最安全的。
可见,在养育孩子上,全世界的父母无论有钱没钱,也无论地位高低,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育儿难题。
图片来自网络
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学校。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可以塑造一个人,反之,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相信无论威廉和凯特最后为乔治选择哪所学校,都是基于对孩子性格、兴趣爱好、个人需求和安全等方方面面的考量,确保他的成长既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又能拥有一个相对健康和快乐的童年。
你最欣赏哪位王室成员的育儿理念呢?欢迎给我们留言。
作者:Olivia,精英说作者,旅居海外多年,媒体工作者,家有萌娃,关注各类与教育相关的话题。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Ref:1. Daily Mai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835217/TALK-TOWN-Eton-Royals-school-Prince-George.html
2. Express.co.uk :https://www.express.co.uk/life-style/life/1647807/kate-middleton-meghan-markle-parenting-archie-lilibet-royal
*以上内容系网友FindAus自行转载自精英说,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