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媳妇逼疯外国老公!新婚不久妻子说了一句话,他破防了

还记得前阵子那个被岳父岳母“热情”到抓狂的外国女婿吗?他在网上吐槽两位长辈完全没有边界感,差点精神失守,幸好还有个靠谱老婆愿意出面沟通,算是给了他一点喘息的空间。

中国岳父岳母逼疯洋女婿!来探亲直接不走了,各种作妖小哥只能发帖求助…

本以为这事已经够戏剧了,结果最近又来了一位外国小哥发帖抱怨,但这回主角可不是丈人丈母娘,而是他的中国老婆本人。没错,这一次,冲突的导火索依旧没能逃出“钱”的魔掌。

两段异国婚姻,一样的文化冲突,但这次的剧情,似乎更复杂,也更让人头疼……

1

刚刚结婚不久,钱的问题就出现了

咱们先来看看原帖内容:

大家好,

我是一名36岁的德国男性,最近刚和我现在的妻子结婚(她是中国人,31岁)。婚后没多久,我们之间就出现了关于“钱”的问题。

我们目前住在德国,但很快会一起去中国生活几年。我们都有工作,我的收入大约比她高15%。婚前我们商量好,由我来承担全部生活开销,而她的收入可以全部存起来,将来用于购买大件物品。

我们还开了一个联名账户,我会把除生活费以外的收入都存进去,由她负责从这个账户支付日常花销。但她并不往这个账户存钱。

唯一我们达成一致的是,婚礼收到的所有礼金——无论来自她那边还是我这边的亲友——都要统一存入联名账户。但婚礼之后她却改变了主意,理由是她那边亲友给的钱比我这边多得多。

整个婚礼费用(约合2.7万英镑)都是我承担的,我家人送的礼金大概是2万英镑,而她那边收到的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还多。我提出她至少把一半的礼金存入联名账户,她也觉得不合适。

等我们回到中国生活后,她不需要工作,因为我的收入会涨一倍,公司还会提供住房。也就是说,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会比现在差。我也表示,她完全可以选择去学习或工作,全凭她的意愿。但关于金钱,她始终不愿做出任何承诺。

她已经有不少积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可观”,但她还是希望签一份合同,规定我对她在中国的任何资产没有任何权利。我基本愿意接受这一点,但她却坚决不同意将来我也以相同方式保有自己的房产。她总说:“在中国这很正常。”

我们每次谈到这个话题,几乎都会吵得不可开交。

请问,这真的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大家怎么看这样的婚姻状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总结一下:

男主是个36岁的德国理工男,娶了位中国姑娘,两人本来谈得好好的——老公负责全部生活费,老婆负责攒钱买大件,设个联名账户一起过小日子。听起来多现代、多合理?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结婚的时候男主花了2.7万英镑操办婚礼,想着礼金大家一人一半,存进联名账户。结果新娘一转头说:“不行,我这边亲戚给得多。”说白了,就是钱多就要归她。

不仅如此,还要求男主签协议,声明对她在中国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说到这儿你以为公平对等吧?错了——她坚决不同意男主也保有自己的房产,“因为在中国,这很正常。”

那么,这真的正常吗?

2

网友评论吵翻天

那么,网友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哥们儿,不是我乌鸦嘴,这事你早晚得栽个大跟头。”

“哥们儿,听我一句劝,千万别跟她生。”

“直接离婚吧。”

“说实话,我也不得不同意楼主的看法。这种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大的红旗——最关键的,是她明明承诺要出的钱,最后却根本没拿出来。

我大概二十年前也跟一个中国女孩谈过一段认真的恋爱。最后分手是因为她撒谎,后来还出轨了。不过,我现在已经跟一个非常棒的中国女人结婚十五年了。如果说她有什么‘问题’,那大概就是在钱这件事上太过诚实。

曾经她父母有5万美元放在我的账户里,咱俩用来一起买房。我的收入也打在这个账户上,结果她十年后才第一次问我能不能查一下账,那也是因为我花得有点太猛了。

我们当然也吵过,主要是关于花钱尺度的问题,但从没有过互相不信任,甚至我们各自有自己的账户,都没觉得不自在。

你还得考虑一个现实:在中国,男方通常要给女方家庭一些经济支持,婚前准备好房子、车子这些也很常见。这些都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她当然也应该考虑到你是德国人,你有你自己的文化背景。如果她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那今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你娶了错的人。”

“说实话,以你这个年纪,婚前多少应该察觉到一些红旗,只是选择视而不见罢了。现实就是——你这位伴侣很自我,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你现在这种状态,说白了已经默默接受了‘你掏钱,她享受’的模式,还打算陪她一起搬回中国?听我一句劝,接下来只会越来越糟。这其实已经是‘结局的开始’了。现在止损,还来得及;不然你就只能一路跪着走到精神崩溃。

顺便说一句,这种情况在这边,其实比你想象得还要普遍。”

“哈哈,这剧情可以说老掉牙了。

一个天真的西方人,不太懂中国文化,就稀里糊涂娶了个“精致利己”的中国女人。对方图的嘛,无非是钱、生活支援,也许还有个签证,顺利搭车进入西方社会。

于是各种要求陆续登场:送礼、转账、给全家人帮忙,最好还在中国买套房(当然写她名字)。他还自以为是好老公,她这边早就开始算账。

等她把这段关系该薅的都薅够了,发现你这提款机开始卡壳了,感情自然也“消耗殆尽”了。然后就迎来熟悉的“我不爱你了”环节——离婚走起,法院该拿的拿,该判的判,最后收拾行李,把你留在原地,一边清空银行卡一边清空你的信心。

这种事,其实挺常见的。慢慢享受这段‘旅程’吧。”

“兄弟,你自己看了你写的东西吗?这事儿千万别糊涂!

绝对别在中国签任何合同,把钱交出去!这根本不正常。

工资一定要有自己的私人账户,钱得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别让它从指缝里溜走。

她想掌控你的一切,而你只要一妥协,她就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千万别轻易放弃自己的生活。婚姻是两个人的合作,不是她一个人的独裁。

我结婚八年了,告诉你真心话:她可能想控制你,甚至最后丢下你自己扛。别让她得逞。

赶紧把钱从那个共同账户里转出来,放到你自己的私密账户里。

如果她不愿意配合,你就别软了。”

“说几句个人想法(我也是德国人,老婆是中国人),身边也见过类似故事:这绝对不是“正常”现象,无论是在德国还是中国都不正常。

是的,世界上确实有些女人(不仅仅是中国女性)会有这种行为。我猜你是冲着她长相去的,她可能是冲着你钱去的。

关于钱、资产、房产之类的东西,我绝对不会跟她签任何协议。

还有关于你未来在中国工作的事儿:1、你中文(指语言能力)流利吗?

2、你了解中国的生活方式吗?不是说“外国人生活”,是真正的“土生土长”的中国生活。

3、你能独立(或者公司帮忙)搞定一切吗?从开通中国的App、办手机号、银行卡、签证,到找房子、找水管工修水管,这些都能自己搞定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里有一个答案是“不”,那你得认真考虑要不要去中国工作。她会一直占优势,她会说中文,熟悉流程(或者很快就能弄明白),知道中国人的做事方式。”

也有人表示自己的老婆就是中国人,但绝不会像这样!

“哇,听起来真挺糟的。我老婆也是中国人,我们现在也住在中国。她收入不错,也存了不少钱,但我们从来不会计较谁多付谁少,钱都一起用,共同分担。她从来没说过让我多付或者她少付的事儿,我们也没刻意去管谁花了多少钱,根本没怎么专门讨论过钱。说实话,跟自己另一半弄个合同听起来太极端了。

我身边的朋友们,特别是现代城市里的夫妻,很多都是财务透明或者至少会坦诚沟通和一起规划的。吵得很凶、拒绝谈钱,这其实不是什么“传统中国模式”,更多是信任和沟通出了问题,而不是单纯文化差异。

你这情况挺明显的,就是你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和风险,而她那边的资源越积越多,自己保护得滴水不漏。婚姻是两个人的伙伴关系,钱的信任其实也是感情信任的很大一部分。你不舒服完全正常,拒绝讨论财务、把一切都藏着掖着、却又享受你的付出,这绝对不是“文化差异”,而是问题。

真心希望你能找到最好的方式,理顺这局面。”

总体来看,评论区的大多数声音都觉得女方这样的行为确实合适,大家普遍建议男方一定要多为自己考虑,尤其是在经济和权益方面要格外小心,别轻易放松警惕。

2

跨国婚姻下的那些“坑”与“甜”

说到跨国婚姻,尤其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牵手,光是金钱这档子事儿就足够让不少情侣开个“家庭大会”吵上一整年。你看,钱这玩意儿,平时不说,突然一提起来,分分钟变成文化大碰撞的“地雷阵”。(当然,不仅仅是跨国情侣,全世界的情侣都逃不开这一茬)

先说说AA制吧,大家印象里西方人特别讲究AA制,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但据小编观察,周围的外国情侣其实也不全是啥都AA,更多是比如你负责房租,我负责日常开销,大家分工明确但也挺灵活的。

反观中国家庭,一般来说家里的钱就像一个大锅饭,谁还计较那么清楚。所以说光是这个点,可能都得让双方研究适应上一阵子。

再说说彩礼,这可是中国婚礼的“镇场之宝”,也是不少外国朋友一脸懵的地方。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彩礼不光是个礼节,更像是婚姻的“启动资金”,没有这笔“底气”,结婚好像少了点保障。虽然现在有些地方风气变了,不是人人都要彩礼,但基本上得有房子、车子撑腰,还是很少看到有人啥都没有就直接领证了。

不过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彩礼这事儿基本没听过,所以跨国夫妻要想少点尴尬,最好提前把这谈明白,别等到双方家长现场爆发“大战”,那场面,妥妥的“史诗级灾难现场”。

彩礼谈妥了,接下来就到了另一条“世纪难题”——房产证写谁的名字。在中国家庭,这事儿比婚戒还要敏感得多。很多女方家长铁了心要房产证上写上女儿的名字,觉得这是给女儿的一份经济保障,也是家庭地位的象征。当然,要是不写,那婚后也别让我掏一分钱,就和我无关了。

但在西方,房子就是纯粹的资产,大家通常按出资比例登记名字,不会太纠结到底写谁的名字。

还有终极大问题——住哪儿!你想想,两边爸妈都在,生活习惯不一样,工作环境大不同,居住国的选择不光是“找个地方住”那么简单,简直就是生活方式、文化认同、未来规划的大决策。

你要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没语言没朋友,生活成本又高,一切都不顺心,那可比离婚还折磨。反过来,如果你老婆也不能适应你的生活环境,矛盾一样爆炸。

而且这个选择不仅仅是关乎现在,毕竟短短住几年或者十年都不是啥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未来——老了住哪?孩子在哪上学?父母怎么照顾?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写在最后

所以说,跨国婚姻真不是光靠“爱”就能打天下的,这里面要考虑的东西可不少,需要双方坦诚沟通,互相理解和包容。毕竟,婚姻不是童话,现实总会给你丢几个“难题”,你愿意不愿意一起面对,才是关键。

不光是跨国婚姻,普通的婚姻也是一样,没人喜欢被算计,也没人想成为“输家”。两个人一旦开始算计、斤斤计较,最后受伤的只会是彼此。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英国大家谈,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