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元老:习钻了中共空子 和王岐山早预计好
刚刚过去的中共两会,伴随着机构改革,地方及中央各部门展开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尤其是王岐山退而复返担任中共国家副主席,当中内情引起舆论猜测。港媒援引一名中共改革派“老干部”的说法指,习近平这次是利用中共制度,让老拍档王岐山回来监军。
香港《前哨》4月号刊发傅继言撰写的文章称,在中共两会期间,作者拜访了一位已退休的资格比习近平和王岐山还老的中共改革派“老干部”。
习近平王岐山钻了中共空子
这位“老干部”谈及对王岐山复出的理解时解释说,习原本想让王岐山连任常委,但党内大佬难以通过,无法打破“七上八下”的潜规则,因为张德江等人也不简单,王先退是为了避免令张德江等人反弹。
而习近平正是利用中共制度的漏洞,安排王岐山从人大复出,再继续担任国家领导人。
“老干部”认为王岐山复出有两个潜在理由,一是赵乐际、栗战书暂时仍不能在官场压得住阵脚,需要王岐山来监军;二是因为习确立新制度仍需要王岐山来协助完成。
他还认为,今次“两会”修宪取消国家正副主席任期限制,也是因为习接班无人,现在高层无人能象习王一样压得住阵脚,因此习王体制必须延续一段时间。
罗宇:王岐山和习近平早预计好“小计谋”
有关王岐山重新上位的内情,中共红二代罗宇早前也曾对海外媒体分析说,这应该是王岐山和习近平两人早预计好的“小计谋”。
罗宇认为,王岐山去年十九大卸任其实是要“陪绑”,令其他几个中共政治局常委(张德江、张高丽、刘云山)无话可说顺利卸任,然后王再重返政坛。罗宇认为,习王他俩这样的安排没破中共的规矩,令党内无话可说。
修改国家正副主席任期限制的风波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当局公布要修改国家正副主席任期限制的消息,引发海内外舆论轩然大波。3月11日下午,中共人大仍然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删除了国家正副主席任期的限制,这也意味着习近平的执政期限将不再受限。
而在3月17日的中共人大十三届第一次会议上,去年十九大卸任全部职务的王岐山,以1票反对“当选”中共国家副主席。公布当选结果时,王岐山激动地与习近平握手时,习近平的神情显得相当满意。
3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评论文章指,王岐山以普通党员身份出任国家副主席,显示中共政治体制正发生变化,权力中心或已不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将是围绕国家正副主席进行新的权力安排。
文章认为,在习近平强势领导下,副主席也可受国家主席委托,管治所有领域。王岐山可能主导的领域包括:处理棘手的中美关系;利用深厚的金融领域人脉对中国经济管理施加影响;参与港澳事务,将在港澳决策上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王岐山或掌经济半壁江山
中共两会上,央行副行长易纲爆冷出任央行行长后,3月26日,郭树清再被任命为央行中共党委书记。郭地位将高于易纲,成为央行实际上的“一把手”,而两人的上司是中财办主任刘鹤。央行呈现“三权分离”格局比较罕见。
明报分析称,本次中共党政机构改革一方面是以党代政,另一方面国务院很多部门又实行党政分立。央行高层这种罕见的布局可被解释为中国金融监管混业经营的新尝试。
报导说,从个人背景来看,新行长易纲似乎与副总理刘鹤走得较近,而郭树清则属于王岐山人马,这种安排会否是一种预示,未来中国经济的话事人,到底是刘鹤还是王岐山还属未定之天。
刘鹤是习近平的重要财经智囊。2013年从已担任10年之久的中财办副主任,出任中财办主任晋升正部级。十九大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晋身副国家级,两会上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王岐山则是习近平的政治盟友,十九大上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纪委书记后,两会上被选为国家副主席重返政坛,成为中共宪制的第二号人物,学者料其将协助习近平处理外交及经济难题。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3月中旬对明报指出,十九大上王岐山没有打破“七上八下”的惯例,但他的能力和魄力得到习近平的欣赏,要王复出担任国家副主席。相信王将以类似中共领导小组组长的形式工作,有自己的办公室和秘书人员。
他分析说,习近平要依靠王岐山负责处理重大问题,包括在外交系统大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如中美贸易,经济转型等,近年经济转型转不了,现在习已将经济决策权从国务院拿过来,相信主要处理其中的棘手问题,包括金融。而反腐方面相信王同样仍有余威。
金融时报引述听取了领导层变化报告的消息人士的话称,王岐山将负责管控美中关系,美中关系是中共外交重中之重,王要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纽约时报也引述中共党内消息人士的话称,习近平想让王岐山担任顾问,帮助监管经济政治和反腐行动,还有处理以美国为主的外交关系。
来源:阿波罗网林海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