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点名“传染病巢穴” 日本专家曝下波疫情:人类与微生物的战局

【希望之声2021年2月27日】(编辑:郭强)新冠肺炎(武汉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截至26日晚间7时,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亿1295万,至少250万人死亡,各国陆续传出病毒变异,虽然疫苗【相关阅读:纪录片:恐怖的疫苗真相之谜】的问世为疫情带来希望,但仍然没人能肯定疫情何时结束、会不会卷土重来、从何而来。对此,日本环境学家石弘之直接点名中国与非洲,预测两国将是未来传染病战况最激烈的地区,且“人类与微生物的战局尚未明朗”。

newtalk报道,曾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和东京大学研究所教授的石弘之在《传染病的世界史》一书的终章,揭露往后可能与传染病发生大战的地区,直指中国可能是传染病的巢穴。他指出,中国与非洲都有严重的公共卫生疑虑,尤其中国多次发生传染病大流行,还波及全世界。过去三次的全球鼠疫大流行,还有不断打击世界的新型流感,在近年来的基因分析技术之下,都认为可能来自中国。
石弘之分析,中国大陆人口超过13亿4000万,人口移动规模在最近十年内增加十倍,打下散播传染病的基础,加上防疫体系落后,大气与水质受到长期污染,伤害人类呼吸道,让病原体更容易入侵人体。
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流行病学家和高级政策研究员黄布依(Jennifer Huang Bouey)去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陆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实验室,有相当数量的流行病源自中国或经过中国,包括20世纪两次毁灭性的流感大流行,也就是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都起源于中国,在全球造成约300万人死亡。

1998年香港爆发禽流感,导致至少18人死亡,调查认为病毒很可能源自中国大陆南部饲养的家禽;2003年SARS造成774人死亡,最终病毒起源追溯至中国南方食品市场中贩售的果子狸;2018年的非洲猪瘟导致中国近半数猪只死亡,虽然病毒不是源自中国,但中国大陆落后的防疫政策与管理不当,加速了疫情的散播,甚至传播至亚洲其他国家。
许多流行病学家都认为,中国大陆庞大的人口数,以及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来往紧密程度,是造成人畜共通传染病爆发的主因。而非洲也有类似的情形。
石弘之也在书中指出,非洲依然有许多新传染病肆虐,包括由蚊虫传播的裂谷热、疟疾、拉萨热,以及源于1976年,近期再度席卷非洲的伊波拉病毒等。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非洲贫民窟的人口每十五年就会翻倍,西亚则是二十六年翻倍,这些地方就如同大型培养皿,成为微生物寄生的地方。

石弘之表示,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已经出现了大约40种新兴传染病。这些病毒通常来自于猪、牛、老鼠、蝙蝠、野鸟等家畜或野生动物,但有很多病毒的自然宿主至今不明。病毒经过不断的突变,开始有些病毒能够从宿主传染到其他种族身上,而且顺利存活下来。
他也警告,随着全球人口增加与高龄化,传染病将更具威胁性,致命的细菌或病毒随时可能出现,人类需牺牲同胞,获得免疫力,有时候耗费巨资研发新药抵抗,微生物也见招拆招,不断出新招,人类与微生物的战局尚未明朗,你追我跑的戏码想必还要继续下去。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