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情系中华

上海、广东等港口空箱堆积如山 出口商陷困境欲哭无泪

宁波北仑港。

全球前30大排名中,中国曾占据榜单10个席位,其中居首。然而疫情三年,导致出国货物量锐减。等地的码头如今堆满了空箱。商人们抱怨他们接不到订单。

去年,国际航运咨询分析机构Alphaliner公布了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30的榜单,占据榜单10个席位,港蝉联全球第四。根据公布的数据统计,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位列前三分别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宁波舟山。而入围前30的还有深圳港(4)、广州港(5)、青岛港(6)、天津港(8)、香港港(10)等。但是,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的外贸出口情况出现了大翻转。

本台前一天报道上海、宁波北仑港一片冷清,货柜车司机和员工几乎消失。在广东深圳一做外贸生意的肖女士本周三(15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受到中美关系和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产业链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东亚地区。她对本台说:“外贸生意在大转向,(外商)订单都取消了。人家的订单去了越南、印尼,还有泰国,直接在那边下单了。产业链移到东南亚了。这样一来,货柜运输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贸公司要想其他办法。”

各大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

目前,中国多地港口空箱堆积如山。财新网周二报道,一名上海港码头操作人员近期向财新称,“码头的空箱都堆满了,现在很多都堆到太仓去了,这种景象很多年都没见过了。”报道称,不仅是上海,空箱堆积如山的现象正在广州等全国各大港口上演。

有微博网民“刘建新1991”留言写道,真好!咱们终于跟西方脱钩了!还有的写道,西方慢慢把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了,中国加入WTO的红利吃了20年也快结束了、网民“广西小桂子”留言,只报道欧美的失业率、罢工、治安问题、物价上涨。。。。反正欧美人水深火热。一个码头的空箱数量足以说明我们的问题。

在浙江、江苏沿海地区,大部分企业依赖外贸出口生存,但是疫情清零政策给企业经营造成了损伤开始大面积呈现。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裁员,小企业倒闭。江苏一位商人说:“去年亏损几十万,去年还有几百万元的库存货,不知道怎么处理。对企业来讲,这时候的危机、困难还刚刚开始。往年招工很难,今年找工作的人很多。”

政府政策保国企 私企自生自灭

南京文化人何先生对本台说,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是政治上要听的话,经济上却要你自生自灭:“作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反正属于非公有经济,他们公有制企业把经济抓在手里获得垄断地位,民营企业发展,它现在,在经济上这样搞的话,完全是在开历史倒车。”

中国码头集装箱空箱问题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现,去年12月5日,中国港口协会官网发布港口生产运行监测与分析报告称,11月,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外贸重箱(通常指装了货的箱子)吞吐量同比下降9.7%,外贸空箱同比增加23.73%。

记者 古亭 责编 许书婷 陈美华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