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25年新年贺词 背景画暗藏玄机 专家:习活在「平行时空」里

2025年01月02日 15:56
习近平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经济回暖与统一大势 背景画面成最大亮点(图片:路透社)
发表2025年:经济回暖与统一大势 背景画面成最大亮点(图片:路透社)

希望之声2025年1月1日】(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党魁于12月31日晚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已呈回暖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30万亿元。他在谈及时强调,「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专家感叹,习活在「」里。不过今年的画面背景却透出不一样的信息。

习近平在讲话中以一系列数字展现了2024年经济发展的成果。例如,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碗装了更多中国粮」;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对于中国社会中的「一老一小(老年人及小孩)」、教育医疗等问题,他则表示,随着政府提高、下调房贷利率,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以及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许多」。

习近平说,2025年中国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但他也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也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并强调这些困难「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台湾问题

习近平在谈到两岸问题时重申,「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

相比去年贺词中对两岸问题的论述—「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必然」,今年的表述更加强调统一的不可阻挡性。而去年则是「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必然」。

对于港澳问题,习近平表示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习近平最后强调,「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专家解读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习近平在新年贺词及近年来几次关于两岸问题的讲话中,都谈到「祖国统一」,显示这是对台政策清晰的目标。

包承柯认为,值得玩味的是,习近平在论述「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后,又强调「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虽然他没有点名,但美中关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包承柯说:「最主要中美两国都是世界的经济大国,中国不管经济也好、科技也好,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美国如何去看待、科技、军事的发展,这样一种心态,影响着中美关系与走向稳定还是不稳的重要指标。」

位于台南的成功大学学系教授洪敬富则认为,相对于外交和两岸问题,习近平在今年的贺词中,对于中国国内经济与民生的着墨更深。

洪敬富指出,习近平用了相当篇幅,列举人民生活改善,以及各种「国之重器」的宏伟建设,是要在宏观视角上,营造积极正向的「中国式现代化」,但这恐怕跟今年中国百姓的实际生活感受,存在落差。

洪敬富告诉美国之音:「习近平讲的是让人民过好更好的生活,可是非常多中国的老百姓感受其实是生活更加的困顿,降薪、失业、实体店铺不断倒闭,或者是社会暴力、戾气等等,恐怕他(习近平)活在一个平行的政治跟经济时空。」

一位匿名台湾两岸事务官员表示:「我们比较担心的,在于中国若内部如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甚至党政军高层内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会不会转移到外面,用民族主义的方式释放内部的张力,我们基本上就是审慎,但是不悲观。」

背景画暗藏玄机

不同于过往以办公室书架及照片为背景拍摄新年贺词的惯例,习近平今年的贺词背景改为由长城壁画。有分析认为,这一变化暗示了对习近平个人形象的重新定位,甚至可能透露出政治宣传策略的转变。

2023年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画面(网络图片)
2023年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画面(网络图片)

时政评论人士唐靖远在他的自媒体频道上表示,今年的贺词背景选用长城壁画搭配一面五星血旗,与过去十年的办公室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过去的贺词背景通常包含书架,上面陈列着习近平的家庭照与政治生涯的重要照片。每年的照片布置略有变化,但两张照片始终未曾移动:一是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常委赴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入党的宣誓照片;另一张是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后手按宪法宣誓。

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时背景中的两张照片(网络图片)
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时背景中的两张照片(网络图片)

唐靖远表示,这些照片被视为习近平权力与政治地位稳固、「定于一尊」的象征,同时也展现了他「人情味」的一面。

但今年这些内容被完全移除,改为简洁的长城壁画,显然是在淡化习近平的个人化因素,更加凸显习近平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公众角色,一个非常符号化、一个比较抽象的角色」。

并且,那两张象征习近平「定于一尊」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照片也不见了。与此同时,贺词中一些标志性的语句,例如「民族伟大复兴」,今年亦未出现,只简单的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变化可能释放了习近平地位与其政策方针转向的信号,或预示着他的集权模式正在受到调整。」

人士李大宇则认为:此次背景的改变可能并非出自习近平本人,而是经由中共高层其他势力的安排。去掉书架和照片的做法,是有意降低习近平个人崇拜的色彩,削弱其个人威信,从而反映出过去半年来其政治权力的动摇,表明习近平面临着一个不再如往昔稳固的政治局面。未来的发展有待继续观察。

(本文部分内容依据了美国之音)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诚邀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86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