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不香了? 中国智驾急踩刹车 官方突禁用“自动驾驶”宣传词
作者: 李建緯
近年中国智慧驾驶领域屡传事故,终于引来官方重拳整顿。图:翻摄自百度
近年中国智慧驾驶领域屡传事故,终于引来官方重拳整顿。4月16日晚间7时,工业和资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官网发布公告,召开“智慧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线上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宣传、使用与风险部署,提出空前严格的监管细则。
公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须明确系统功能边界、落实安全响应机制,不得夸大宣传,并承担起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智慧汽车安全水准。
不过,就在公告发布前半小时,一张会议内容的微信聊天截图已在业界社群疯传。据传来自与会的某车企人员所发,截图透露本次会议对智慧驾驶提出多项新规,内容细致且严苛,横跨三大方向共12条核心指导原则。
工信部的官方新闻公告。图:翻摄自腾讯网
根据截图,监管新规首度明文禁止车企在宣传中使用“自动驾驶”、“智慧驾驶”、“高阶智驾”等字眼,须以“L2级辅助驾驶”等术语替代,强调驾驶人仍需负责操作安全。同时,严禁出现“代客泊车”、“一键召唤”等功能性宣传用语,并限制误导性的“脱手”、“脱眼”描述。
流传的微信聊天截图。图:翻摄自腾讯网
在使用层面,监管细则要求厂商技术层面阻止驾驶人脱离操作,启用辅助驾驶须经人脸识别与安全教育,并禁用可导致过度放松警觉的座椅平躺功能。所有 L2辅助驾驶功能须具备避碰测试,数位模拟场景则需提交可行性评估报告。
此外,OTA(线上软件升级)将接受更严审查,不仅须降低更新频率,每次 OTA前须完成充分验证。若需紧急 OTA,车企必须走召回与停产流程,并经市场监管总局核准方可部署。
近年来,在各大车企积极推广下,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中国车市主流卖点。不少企业领导人甚至亲自直播示范“脱手”智驾,引发消费者对此技术过度信赖。
根据麦肯锡《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高达76%中国消费者认为“高速 NOA”必要,64%支持城市 NOA功能。然而,随着技术普及,“风险补偿行为”也随之浮现——当消费者认为系统足够安全时,反而倾向于采取更高风险行为,进一步推高事故风险。
麦肯锡《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图:翻摄自腾讯网
多位汽车产业人士表示,这场监管行动来得突然,尤其距离上海车展仅一周时间,让不少车企措手不及。已有车企人士透露,目前内部紧急重制宣传物料,以符合新规定。
尽管官方尚未明言规定生效时间,但业内普遍理解为“即刻实施”。有车企内部员工直言:“没有明说期限,就是马上改。”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监管风暴的最终目的,并非打压自动驾驶技术,而是希望在L3阶段真正落地之前,人工“跳过高风险模糊区”,确保发展路径更加安全可控。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汽车智驾发展速度远超监管与基础建设速度,若不及时规范,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无法承受的风险。
中国对智驾急踩刹车,官方突然禁用“自动驾驶”宣传词。图:翻摄自腾讯网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来源:新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