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世纪,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君子中道
知乎 20250511
相比于任何其他国家,中国经济存在根本性结构缺陷,内需不足,投资过多,过于依赖出口,也就容易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冲突,中美互相加征关税不过是冲突的极端表现,会发现即使成为世界工厂,依然不能自力更生,因为产品并非不可替代,消费不能自力更生,自然受制于第一大进口市场的美国。
以支出法计算的GDP由四部分组成——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这里把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合成消费支出,因而GDP是消费支出、投资和净出口之和,净出口占比变化不大,因而是消费和投资此消彼长关系,又因政府支出占比变化小,因而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此消彼长。
2000年以前,消费支出占比稳定在60%,投资约40%,自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消费支出一路狂跌,2010年是49.3%,2023年仍然是53.5%,与此同时则是投资占比涨到2010年的47%,2023年仍然维持42%。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国一直是重投资和生产的国家,每100元GDP至少需要投资40元,2023年是42元,大规模投资生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投资同时压缩消费占比,每100元GDP只有53.5元用于消费,扣除政府消费占16元,相当于全国只把GDP的37.5%用于消费,仅仅超过1/3而已,自然是消费不足,产品必须大力出口才能满足生产能力。
因为投资占比过大使人民无钱消费,无钱消费又逼着企业必须出口,庞大出口必然引发贸易摩擦,净出口在2023年约3%,2024年已经到5%,有人说出口是经济发展支柱,其实投资才是,是投资决定了出口,而不是反过来出口决定投资,倚重投资让中国经济在关税战面前无路可退,与美国互相叠加关税。
对比其他国家才能发现中国经济的根本结构性缺陷,投资虽然失去中国经济增长,却也埋下重大隐患。中国2023年投资占GDP的42%,美国是20.5%,日本是25%,德国是23.9%,墨西哥是22.9%,马来西亚是25.7%,泰国是25.3%,就是经常调侃的印度阿三,投资也仅占到30%,会发现中国才是那个截然不同的异类。
中国以42元维持当前经济增长,美国仅用到20元,日本用25元,印度也才30元,这些国家维持经济增长的成本低得多。类比在人身上更加形象,中国把42块用于吃饭,自然没钱和时间用于休闲娱乐,自然压力巨大的低工资和经常性加班,太多吃下的饭成为无用投资,如重复建设的铁路、公路和房产。
可以说最大弊病在于高投资,尤其是国企不以盈利的大规模投资,往往为满足地方经济增长要求,又因政府因素能拿到低息贷款,会因套利空间而顾头不顾腚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