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文昭指出,第一个主流说法是由前副总理胡春华接任总书记与军委主席。胡春华为胡锦涛一手培养的接班人,曾任政治局委员,但在二十大被排挤出局,仅留中央委员身份。尽管如此,其政治基础仍存,未被彻底清洗,显示习近平忌惮动摇大局。胡春华若能回归,可能成为“纠偏”人选,重拾“胡温时代”的稳健路线,降低政局震荡。他历练过两届政治局,熟悉中央地方政务,且形象相对清廉。
评论员杜文分析指出,胡春华在主政内蒙古期间虽遇反腐风暴,但毫发无损,显示其背后仍有庞大力量支撑。
另一版本则是由现任副总理丁薛祥接班总书记,上海书记陈吉宁任总理,维持现有“习派”架构。丁薛祥为习近平长期“大内管家”,虽资历较浅,但掌握党务。若习近平退位、丁回归党务主导,符合其背景。陈吉宁则是清华帮代表,曾主政北京,与蔡奇等福建帮大佬渊源深厚,若接任总理,延续“习家军”的技术官僚路线。
但此版本也遭反习派质疑:如果习近平被逼退,其亲信继续执政,恐违背去习化诉求。此外,丁薛祥地方与经济经验欠缺,实质掌权能力仍受质疑。反观胡春华虽需从中央委员直升常委,程序复杂,但因其跨派系身份,若成功回归,更可能赢得各方支持。
文昭分析,胡春华若回归,将重建政治协商机制,对内外有稳定效应。但丁薛祥、陈吉宁继续接班,则意味着“幕后习权”仍延续,不易平息党内不满。而李强、陈吉宁搭档的组合,若成现实,则是“习路线的软性传承”。
更复杂的是第三路线:现任总理李强也是热门人选。李强是习“起家部将”,从浙江大秘晋升为中共二号人物。若延续“亲信治理”,李强是最直接的接班选项。而将接替李强的热门人选是陈吉宁。陈为清华帮干将,由习心腹陈希提拔,历任环保部长、北京书记、现任上海书记,深耕政商网络。二十大晋升政治局委员兼上海书记,符合二十一大“入常”前的惯例准备。
观察现任常委组成可发现,“新上海帮”全面上位:赵乐际具江派背景;王沪宁、丁薛祥、李强、李希皆曾在上海任职,习所重用者几乎都出自这一网络。但这些人同时也与江泽民旧部渊源密切。权斗背景下,福建帮与清华帮失势迹象明显,反而新旧上海帮借政商关系重新集结力量。
时评人李燕铭进一步指出,新上海帮崛起背后是江浙沪政商圈的重新活跃。陈吉宁代表清华+福建+上海三系融合,其未来仕途将反映习权力能否延续。若反习派系、军方、元老团势力发力,习将被架空甚至退位,陈吉宁若仍接班,则表明妥协后的“软着陆方案”。
最后,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也牵动对外局势,特别是美中贸易谈判与地缘风险。谁是接班人,代表未来中共体制走向维稳、改良,还是继续强控的不同方向。未来数月,北京政局动向将持续成为国际焦点。
原文链接:总书记大位花落谁家?胡春华丁薛祥李强抢破头【阿波罗网报道】,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